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是2000年9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师范大学与四川中弘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川师大二级学院,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设计艺术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化学院。建院之初,定名四川师范大学开元学院,开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英语、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等本、专科专业。2002年下学期,学院在进行了市场人才需求与就业趋势调查后,结合学院的办学优势与整合教育资源的可能,确立了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特色的发展定位。2002年10月经川师大党委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学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为准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办学活力,保持学院持续健康发展。2000年至2005年5年间共招收学生3070名,毕业生共计850名。现有在校本、专科学生共计2120名,其中,本科学生995名,专科学生1125名。目前,开设的本、专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有:广告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6个。
学院按照“高起点、高投入、高规格”的建校方针,一次性投入1.4亿元人民币,完成特色鲜明的新型校园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历经5年的持续发展,学院现有校园面积236亩,建筑总面积11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近3万平方米, 各类实训、实作室4000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5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所面积13532平方米。全院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7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100多万元。计算机设备400多台套,机房7间,多媒体大教室9间,校园网带宽100 兆,信息点 1055个。各类体育器材 342台(套)。学院图书馆面积 5000平方米,各类馆藏书刊12.68万册。学院现投资方为中弘教育集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董事会聘请院长、教学院长各一名。学院现有平面艺术系、环境艺术系、动画艺术系和基础课、英语、体育教研室等6个系、室,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含党总支、团委)、招生处、就业处、后勤中心以及图书馆、网络中心、学报编辑室等9个教辅、管理机构。学院主办有《艺海风流》院报及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网站。
名师名家领衔,专业师资阵营强大,是学院显著优势。院长冉昌光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曾任四川大学哲学系主任、教务处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马哲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哲学学会会长。教学院长陈小林教授是四川大学是硕士生导师、设计系主任。现任国际设计协会PDC会员、中国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中国设计年鉴》编委、《中国CIS年鉴》编委、《中国西南设计年鉴》执行主编。有多项设计作品获国内和国际大奖,代表作品水井坊包装设计获芝加哥第 30 届国际 MOBIUS 设计大赛单项金奖及全球金奖。何 洁、古大治、谢可新、韩秉华、杨夏惠、张小平、励忠发、张苏、钟星明、胡绍中、徐征野、刘境奇、赫荣定、黄智勇、郑 强、许 亮、董其湘、孙 林、周良知、周建邦、袁吉中、傅 冰、张朝谏等多30位名家大师为代表的专兼职教授、副教授组成学院强大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集体,在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装饰和动画设计以及高等设计教育等领域有众多建树,具备引导和带动教学、科研、开发的良好有利条件。以潘雪梅、何 宇、余 江、刘 宇、曾 锦、唐 健、周永兴、杜国赞、何 翔、熊殿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设计艺术教育领域新兴力量中引人瞩目的团队。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69名,其中专职64名,兼职105 名。教授(含正高)18名,副教授(含副高)33 名,讲师(含中职)75名;博士 4名,硕士 24名,在读硕士生2名。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主研、参与的省部级及其以上的科研、社科、高教人才培养研究项目共10项,其中,《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设计素描教学研究》、《旅游商品科研教学基地建研究》等密切结合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的课题正在学院人才培养中创造成效。在核心期刊发表《永恒的启迪——谈人文教育中的文化经典学习》、《福冈远眺》、《服装产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地理环境认识》等各类学术文章5篇,《老成都》等2件作品入选全国性专业展览并获奖,主编、参编《立体构成》等公开出版、发行教材3部。
学院坚持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艺术人才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历经几年的探索总结,逐步形成了一个探索、两个一切、三个强化、四个结合的教育理念。“一个探索”即立足于把公办学校规范化管理同民办学校灵活机制相结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两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为了一切学生成人成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三个强化”即“强化专业教学、强化外语教学、强化计算机教学”,让学生从步入学校之始,就逐步打下创业的基础,孕育成功人生。“四个结合”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崇尚科学、敬业爱岗、服务社会、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了“博学笃行,切问近思”的校训,明确了“以人为本,崇尚实践,追求创新”的设计艺术教育的根本思想,形成了融时代精神、人才素质、艺术教育、办学体制为一体的学院理念。
学院坚持面向社会,就业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办学思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实施“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广东星艺装饰公司等近70家大、中企业建立长期学生实习、就业合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就业先进集体。教学中推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素质教育课+专业实践课”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学生就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的成材通道。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与四川省旅游协会联合建立“四川省旅游商品科研教学基地”,与“三星堆”等世界著名文化遗存建立文化产品开发设计合作,与中国花卉博览会等联合举办“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与四川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中等美术教育与高等艺术教育年度论坛”和“四川中学教师美术作品双年展”。通过与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密切合作,丰富了教学科研内容,提升了专业教育品质。
目前,学院师生正瞄准国内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一流水准,力争部分领域领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显著、成熟和规范的公办民助高等教育模式,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上打造知名品牌,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将学院建设成为川师大示范性二级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