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前身为安徽艺术学校,创办于1956年,1958年升格为安徽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皖南大学艺术系并入后成立安徽艺术学院,1963年为贯彻八字方针,安徽艺术学院恢复为安徽艺术学校。学校1988年开办安徽大学艺术专科班,1996年与安徽大学联合开办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并于1998年通过本科论证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事业单位,副厅级建制,隶属安徽省文化厅领导和管理,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
学院现占地166亩,其中宣城路教学区50亩,大学城教学区116亩。现有建筑面积86145平方米,固定资产1200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25万元,馆藏图书15万册。
学院现有教职工334人,其中专任教师24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40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78人, “双师型”教师98人。外聘教师158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及指导实践能力较强。
学院设置有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综艺五个专业系和一个基础教育部,开设专业有:音乐表演、导演、黄梅戏表演、舞蹈表演、影视动漫、服装设计与表演、人物形象设计、摄影摄像、影视表演、主持与播音、空中乘务等19个本科、高职专业(28个专业方向)及黄梅戏、中国舞、国际标准舞、现代歌舞表演、美术、艺术设计、主持与表演、群众文化艺术等28个中等专业,拥有本科、高职、中专三个教学层次,在校生3600余人。
办学50年来,为安徽省及国家艺术表演团体和文化事业单位培养了近万 余名合格的艺术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国家和安徽省内外文艺单位的艺术骨干和颇有成就的艺术家。先后涌现出我国第一位琵琶女博士李景霞,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徐昌俊博士,著名歌唱演员马梅、迟黎明、张燕,我国第一位扬琴女硕士李玲玲,著名歌星解晓东,黄梅戏“五朵金花”马兰、吴琼、杨俊、袁玫、吴亚玲,梅花奖得主黄新德、李龙斌、李文,连续三次获得全国舞蹈比赛最高奖的刘敏少将,全国首届舞蹈比赛男演员一等奖获得者华超,2004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金奖获得者、空政舞蹈团主要歌唱演员王莉,总政歌舞团著名青年舞蹈演员夏晓虎,画家朱松发、徐德隆、葛新民等知名人士。学院199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两度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级重点,1996—2006年连续11年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
近年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创建国内一流高职艺术院校”的总体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教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连续冲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 “桃李杯”舞蹈大赛、“戏剧小梅花”、“蚁力神杯”、“CCTV杯”舞蹈比赛、全国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全国美展等一系列国内重大艺术赛事,并不断摘金夺银挂铜。特别是在2006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文华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学院取得了1金、3银、5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据统计, 2001年以来学院共获得国际奖项2个,国家级奖项60个,省级奖项88个,还有23篇学术论文获奖。与安徽强势媒体《新安晚报》社联合组建安徽第一支公益性艺术表演团体——新安艺术团,开办新安周末剧场,扩大了学生实习、实践的舞台;聘请周小燕、温可铮、梁伯龙、朴东升、刘文金、许淑英、刘敏、宋飞、吴玉霞、于红梅、詹永明、王中山等国内40多名一流学者、专家作为学院客座教授,重抓教学环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安徽省艺术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充分挖掘毕业生就业市场,扩大就业平台,使毕业生“就业有路”。几年来,学院在办学之余还承担安徽省教育厅交办的省外高校艺术专业在皖统一考试工作,使学生“升学有望”,初步实现了使学生“招得进、学得好、送得出”的办学宗旨。学院多次代表国家和安徽省组团出访法国、德国、韩国、乌克兰、波兰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加强了国际间及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通过以上卓有成效的举措,全面提高了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以生为本,以质立校,求实创新,严抓管理,不断进取,走出了一条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艺术专业优势的办学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