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院校招生网今天想给大家一篇不一样的文章,今天我不教你怎么写PS,也不告诉你怎样的技巧能帮助你顺利获取院校offer,我只想告诉你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你,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海外就业,亦或是在爱情面前,在真理面前,不要做别人眼中优秀的你,而是真正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你,独一无二的你。
新的一天在忙碌中又慢慢醒来。
政治的中心醒过来,早上刷牙时扫读大厅里的报纸,彭丽媛的老公顺利上位中央军委副主席,暗示着一个呼之欲出的新时代;繁华的城市醒过来,五棵松的夜晚万人空巷,王菲缓步走到麦克风前,两个小时吸金上亿;北大也醒过来,演唱会的同一时刻,陈琦在二教101宣讲新GRE考试动向,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挤到了门外。
我刚才开玩笑地说,就算我比王菲唱的差一百倍,那么我唱两个小时也应该按比例赚一百万。后来一想,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王菲能站在那样的舞台上,不因为她唱的是最好的,而因为她是王菲。上亿的收入分摊到每首歌,差不多也是一辆法拉利跑车。看上去挺容易的,看上去谁都能成功。但王菲可以,你不行。你或许很优秀,但她不可替代。
每一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希望自己每天都变得更好,更优秀。而二十岁上下的人,拿来衡量优秀的,不过就是成绩多好,赚多少钱,拿奖学金,找好工作……每天醒来,都努力要成为别人。看,牛人师姐考了GRE的高分,某某师兄拿到了高盛的offer,啊!还有哪个大神,被哈佛全奖录了。
是啊,多么激动人心。梦想,奋斗,日日夜夜,步步为营。但后来真的一想,so what? 为了一个考试值得付出那么多吗,为了这些东西真的要用你的一生吗?不过是一个考试,不过是一份工作。而且话说回来,就算你成功了,那是最好的道路吗?想要赚钱就拼命挤投行。那你翻开福布斯,世界上前一千个富豪,有几个经济学博士?有几个金融学出身?
平庸并不是最危险的,可怕的是在不断的优秀里不知觉地走向平庸。那些从小到大都很优秀的孩子,很少在长大之后获得与幼时等同的成就。是的,很优秀。北大的人都很优秀。但我们每天努力的,是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别人”。其实你未必能读得了哈佛,你最适合的工作绝对不是分析师。那是欲望,那连梦想都不是。
昨天集中把邮件回完,看了好几个学生发给我的个人陈述。但其实我也不敢动刀,最多改一些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毕竟这是关系到人家一生的事情。但说老实话,有些文章实在不想读完,尤其是当文章的内容开始进入对自己能力的展现时。boring, that's all。即使是从一个假定的AO的角度,我也知道这些东西多么没有说服力。决定一个人的不是qualification而是quality。你很优秀,但如果你不能让我相信“你”——的不可替代,那我永远可以翻出下一份更优秀的简历。You can always be a worse version of "him", or better version of self。
对于爱情,也是同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