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个深具艺术气息的国度,首都巴黎更是个荟萃众多艺术殿堂的宝地。这里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卢浮宫、高傲耸立的埃菲尔铁塔,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更是美不胜收。塞纳河畔的卢浮宫内,游人随时可以看到各个学龄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或欣赏画廊名作,或驻足于雕像前,接受艺术大师们传世之作的熏陶与艺术洗礼。老师们讲得认真,孩子们听得专注。此情此景,不禁使人想到,法国不仅是世界艺术之都,还是个极为重视艺术教育的国家。
的确,数百年来,在这种浓郁艺术气息的笼罩下,法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从托儿所到中小学校,法国在教育的每个阶段均对艺术教育非常重视。教育部对艺术教学的定位就是:人文文化教育的宗旨,就是从孩提时期起,给予他们在艺术与文化方面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学会判断、培养品位、积累艺术修养,为每个人形成自己的文化内涵打基础,并为走向开放的世界准备条件。
法国学校的艺术教育由教育部与文化部共同负责,实现双规负责制。教育部负责制定各个时期的艺术教育大纲及实施。文化部则负责组织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之外的艺术学校及艺术班,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或绘画等方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学其中的若干项,前提是自愿,绝无硬性要求。
法国幼儿园招收三至六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艺术教育虽属学龄前,但同样受到重视,并被纳入了教育部的艺术教育大纲之中。这个时期的艺术教育重点是,通过学习美术绘画,培养孩子的感性知识,让孩子们在掌握一定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表现力的培养,鼓励孩子们将看到感觉到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此,学校经常安排孩子们到户外参观,观察自然界,而后将感觉画出来,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美术教育还注重引导孩子观察及触摸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树立对造型及色彩的概念。本着这样的宗旨,教师对幼儿的授课中,美术教育几乎占去80%的课程安排时间,老师及时鼓励每个孩子的微小进步,并不时举办作品展览,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分享孩子的进步喜悦。
进入小学后的艺术教育虽不算重点课程,时间安排上也少于法语或数学,但每周两至三个小时的音乐、绘画或视觉艺术课程很受学生的欢迎。这个阶段的艺术教育以音乐或视觉艺术为主,内容包括音乐、戏剧、绘画、舞蹈等。绘画方面,要掌握运用不同色彩及笔触素描静物或人物,学习拼贴、简单造型艺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时期的画派及作品风格。每学期结束,校方会安排音乐舞蹈演唱会,进行乐器演奏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中学的艺术教育除继续深化小学的教学内容外,又在造型艺术方面多了些内容:包括雕塑、素描、摄影、建筑、认识创作材质等,鼓励学生创造,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在绘画上,更注重对画面构图能力及对作品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除了教育部在校内的艺术教育安排,文化部也在社会上成立了三类艺术学校,即市立音乐学校、国立音乐舞蹈学校和国立区府学院,供对音乐舞蹈有兴趣的学生选择深造。此外,文化部还与各地政府部门组织戏剧工作坊,邀请戏剧工作者来此授课。学生可利用每周无课时间来此深造,与艺术家进行交流。家长也经常被邀请到这些工作坊中,与学生共同负责筹备各种交流活动。艺术学校经常组织举办各种展览,如学生绘画展、创作成果展及书展等,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萨科齐入主爱丽舍宫以后,法国的学校还普遍开设了艺术史教育课程,法国博物馆联合会也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方便对学生进行艺术史教育。如鼓励并资助学生参观博物馆,听取各种讲座,组织艺术史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解决艺术史教材编写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在法国人看来,艺术教育可以为孩子们打开艺术殿堂的大门,更好培养每个学生的审美观,丰富个人的美学常识,有效提高国民素质。无论是否能够成为艺术家,人人都可从这种教育中获益,利国利民。法国人爱看电影、爱读书、爱戏剧,都与这种全民性的艺术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