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吴慧冬多次在顶尖大学的礼堂演讲
吴慧冬是在中国讲雅思(IELTS)出国英语考试的年轻专家。
80后,精力充沛,冲劲十足……可以用在吴慧冬身上的形容词很多,可似乎这些词又并不足以概括面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吴老师”。
这是慧冬的学生对他的尊称,虽然他的学生们和他年纪相仿,有些人甚至比他还要年长。
不久前慧冬来到英国巡访,先在剑桥大学受邀演讲,后又在牛津、LSE、帝国理工等七所英国一流大学拜访高校的招生高层,寻找中国学生敲开英国顶尖大学校门的“权威”注释。
“我问这些大学的副校长,问他们的招生主任,中国二流、三流学校的学生,能申请英国名校吗?自考生、专科生想进入英国大学读硕士,有资格吗?”
用吴慧冬自己的话来说,他采访的目的是要帮助“弱势群体”就读世界名校。
名校的门槛向来很高。慧冬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招生主任,大学招生是否有既定目标?回答是肯定的,中国的针对群体是排名前十的大学生。“如果是二流大学学生或自考生,LSE会不会考虑?”答案是否定的。
“不过”,这里有一个不过,“如果学生exceptionally talented,学校可能会考虑。”以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研究著名的LSE,如果某位申请人在社会科学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成绩,那么学校会考虑,“特别是会‘推销’自己的学生。”
通过和校方的接触,慧冬总结出学校看重申请人的四大方面:学习成绩、语言能力、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以及推荐信。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的程度自然重要,不过个人陈述是否到位、推荐人和学生的关系,信件的内容也会对学生的申请能否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慧冬介绍说把握好申请学校的时间也很重要,如果二流学校的学生能提早递出申请,赶在第一批申请者名单内,就会在时间上占了先机,或许会比北京大学的学生更占优势,原因正是因为你申请的时间早。
“现在网上的信息过于繁杂,很多中介给出的信息又太过陈旧,有时有些中介甚至给出错误的信息。我有一个学生说,他的雅思成绩是6.5,GPA不到80,但中介说可以把他送到排名前五的英国大学,结果他确实是入读了排名前五的学校,只不过去的是学校的语言中心,去了之后这位学生还是跟不上进度!”
讲到自己学生的经历时,吴慧冬激动起来。我们从中介的误导联想到纽卡斯尔大学开除多名中国学生事件, 他的结论是,中国学生必须学会依靠自己的实力,通过自身努力寻找理想大学,“我问过顶尖学校的招生老师,他们在选中国留学生时,是更倾向考虑中介介绍的,还是学生自己申请的,校方说,一定会是后者,因为他们觉得不少中国中介的诚信度不高。”
我问慧冬在剑桥大学给中国留学生演讲的主题是什么,他回答说是青年立志。“成功者与失败的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成功者不会轻易放弃。我问剑桥的学生,当你踏入剑桥大学的那一刻起,有没有设定好人生目标,并立志为此奋斗终生呢?有没有人半途而废?两个问题问出来都有人举手。”吴慧冬笑着说,“其实你在哪里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里学到了有用的、能够贡献和奉献的东西。能够在顶尖学校读书的人,应该更加勤奋才是。”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凭借什么站在这些天之骄子的学堂,向他们讲述人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