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6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日前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以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中文、汉字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传承工程“留根工程”不仅仅要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子女,更要面向从中国走出来的海外学子。中国留学生不应因为身处海外,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应悉心呵护留存在自己头脑中的文化之根。
文章摘编如下:
在海外华人圈中一提起“留根工程”,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指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子女,以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中文、汉字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传承工程。但或许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华人华侨子女接触中文的机会少,说中文、写中文的能力褪化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态势,这导致了“留根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渐被等同为向华侨华人子女传授中文的识字班式华文扫盲教育,忽视了传承中华文化不仅在于使炎黄子孙都会读写中国字、说中国话,更在于保持和发扬,而后者的主力军应该是从中国走出来的海外学子。
21世纪出国留学的这一批中国留学生,与改革开放之初的老一代留学生相比,普遍的情况就是年轻,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一代人都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的“小太阳”一代,赶上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时代,文化意识上吸纳了大量的外来文化,有西洋的,也有东瀛的,喝着咖啡、看着动漫长大,而相比之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积蓄却越来越少,更兼之在国内接受的普及教育也都是历经了
数次教育改革的应试教育,学校本身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授也益发显出不足。对于这一代留学生而言,说起国外的文化,或可信手拈来,而论及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不少人就答不上来了。
这种现象不禁令人想起了被视作中国现代文化革命伊始的“五四”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时期,尽管中国是被列强用枪炮强逼着把国门打开了一条缝儿,但从这条不宽的门缝儿却走出了整整一个时代,涌现出诸如陈寅恪、胡适、辜鸿铭、鲁迅等先贤。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中国留学生的先祖,无一例外地通过在国外的勤奋刻苦掌握了当时列强们的先进文化思想,也无一例外地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反向印证了中华文化,更无一例外地在返回中国以后成为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通儒。而当世中国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这边旅居海外的中文老师辛辛苦苦开办中文教室,向世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子女一笔一划地传授中文,那边中国留学生在谈到中华自己的文化时却被所在国的人们问得一问三不知。从国外大学毕业后,年轻一代的中国留学生们已经把原本就不多的传统文化根底丢弃殆尽,好像老生常谈里那头掰棒子的狗熊一样。
这样的留学是一种没有文化的留学。打个比方,出国留学仿佛下海游泳,而留学生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底蕴就是足以帮助留学生保持选择方向、避免被海潮卷走的游泳技巧。丢弃了固有的文化内涵,在异国文化海洋中,会变得不知所措,甚至是没有方向感的盲从。
“留根工程”的说法非常形象。不仅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而言,中华文化是他们血脉中的根,对于离开祖国这个文化培养基的留学生而言,“根”就是流淌在其血脉里的中华文化传统。留住这个“根”,才能从不同的土壤中吸取更多的养分。因此,中国留学生不应因为身处海外,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也更应悉心呵护留存在自己头脑中的文化之根。(张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