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大多数曾经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毕业的院校并不十分理想,至少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就业竞争力不是很高,因此拿着一纸不算过硬的文凭,而今在职场上拼杀,未免显得心有余,而“文凭”不足!蚁族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不容规避,买房,结婚,小孩等需要大笔花银子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一股强大的现实包袱压在蚁族弱小的身躯上。
因此为了给“文凭”这张职场利器镀层金,很多人选择了曲线救国,即通过出国留学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因为现如今的中国教育“高考一刀切”的体制纹丝不动的摆在那里,虽社会上普遍呼吁“改革”,但眼下的情形是,“改”了N年,也没“革”出半点新东西。所以,同学们不如尽早认清形势,根据自身的条件,选出最优的“下一块跳板。”好在,国外的教育体制有些松动,即使偶尔高考失利,也同样存在入读世界名校的机会。
此次,作为新浪教育的特派形象大使,受邀访问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TOP10的英国顶尖名校,我就此“如何帮助自考生和三校生入读通过何种途径入读世界名校”的问题上,与各校的招办负责人等校领导进行了深层次的激烈“抬杠”。说一句“俗”但是“很到位”的话,我当时的心理就是,“你今天不在会议上给我出个一两条松动政策;或者不把你们紧闭的大门为这些孩子争取到,今儿的会议就不算完。”
吴慧冬:“录取时,你们是不是只盯准中国TOP10大学的孩子?”(每次“抬杠”前,就这个问题,我都是这个开场白。谈话时也得要讲究“曲线救国”,否则一上来就直接谈三校生松动政策的话,就太敏感了。)
LSE的招生官Peter:“会优先考虑中国TOP10大学的孩子,但是也会考虑其他院校的孩子。我们在这方面是一事同仁的。我给你举个例子,假使一个普通院校的孩子,对我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逻辑清晰;但是TOP10大学的孩子,说起话来磕磕巴巴不清不楚的,你说,我会录取哪个吗?”(这里解释一下,LSE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缩写,在英国综合排名第三,仅次于牛津,剑桥。)
吴慧冬:“那么对三校生呢?自考生,成教生或专科生呢?他们的文凭也是国家承认的。”
对坐的Peter此时是短时间的沉默,我还以为是他没听清我的问话,继续补充三校生,自考生的英文释意。
LSE:“我理解。高考。我对中国问题有研究,主要负责LSE在中国区的招生工作。我理解,我只是在考虑该如何回答你这个问题。”(Peter的“高考”是用中文的汉语拼音说的,以表示他真的理解我说的意思。)
我见时机不错,就及时的继续向Peter渗透中国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埋没了很多优秀的人才,BLA,BLA,BLA,BLA
LSE:“不行。一般来说,我们是不做考虑的。考虑到LSE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招生录取原则,我不能把话说得这么绝对。不过,如果学生在高考中失利了,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失败了,抗压能力弱也是问题之一。你知道LSE要的是最优秀最优秀的顶尖人才。”(Peter思索良久给了我一个冷冷的,但是颇为诚恳的答案。他特别强调了两遍最优秀最优秀。)
吴慧冬:“如果有教授的力荐也不行吗?”
LSE:“一般学生的录取需要过两关,一关是admin也就是我和我的团队;第二关是教授。如果学生的基本条件不合格,那么admin是不会放行的。”
吴慧冬:“你所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LSE:“比如,他们需要有过硬的雅思成绩,但是三校生,自考生普遍没有;其次被承认的文凭,突出的在校成绩……”
吴慧冬:“好,第一,是雅思成绩,假使他们有非常过硬的雅思成绩呢?你考虑吗?其次,他们的文凭都是国家承认的,至少在国内都打着国家承认……”(天啊!真佩服自己的“不择手段”;我竟然跟眼前这个本土英国佬,玩起英语文字游戏来了?)
LSE:“KEN,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也许Peter听了我的话后,很无奈吧,但是没办法,谁让我不是一个普通记者,听他怎么说就照原样记录就好了,“头疼”就“头疼”在我是一个还算懂行的老师,所以想不抬杠,看来是不行了?!)
吴慧冬:“并且,你说了LSE的的录取原则是一视同仁,如何体现这种政策呢?为了真正体现LSE公平的魅力,我想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机会。第一,他们在读书时,都看准了国家承认这几个字,结果在就业和留学时,竟然无形中变成了不承认了,这未免有点欺骗的嫌疑;第二,这里面埋藏着许许多多的好孩子,他们不是你眼中的失败者,相反他们也许比考进名校的孩子,或许在某些方面更有潜力(以下,我花了大篇幅跟Peter阐述这第二点。)”(从Peter的眼神中我看出来了,他读懂我了,他读懂了我要传达给他的“松动政策”的意思了。他显然理解了他原有的“高考失利”概念下的“坏学生”,和而今在我讲述上来看的“天才学生”,还是存在不小差异的。)
LSE:“真的非常感谢你今天来到LSE,使我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国高考的东西,看来我原先做的工作还不够充分。KEN,我会认真考虑的。”
这只是我英国TOP10访学第一站LSE中,就为三校生自考生争取松动政策的一个小片段,此后每个学校我都曾激烈的抬杠过,不论日间的正式会晤,亦或休闲时间的友人小聚,我那时的想法很单纯。哪怕有一所学校的招生官被我“感动”,能在今后接受“个案”的时候,多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而不是像之前的“不予考虑”态度,就是我此行最大的成功了。而现实的情况竟然是,好得出乎意料!他们不仅仅均被我感动,并且还有几所学校的国际办公室的负责人答应日后会深入做中国的调查,他们评价我“为他们开了一扇窗。”而我则回答,希望他们把所有的大门为中国的优秀孩子敞开,而不仅仅局限在TOP10大学学生的选拔上。(因为每个学校的政策各不相同,所以我会进行相关的资料整理后,陆续在博文中登出来。总之,热衷于世界优秀人才培养的英国TOP10院校校领导们给了我工作很大的鼓舞,今后,我会继续致力于此的,为更多的中国同学服务。)
综合概括起来,一般情况下不招三校生自考生。但是有些条件特别突出的三校生自考生亦作考虑。但要求这些学生所就读的院校必须是相当水平的学校(三校生或需要由学校开出证明,证明申请者已经相当于同等学历高中水平)还要求过硬的雅思成绩;三校生相对高中生来说就是学习能力较差,没有经过三年高中生涯的磨练。不过也有优势,就是有些三校生学的是商科或是艺术类的课程,到了英国继续升造此类课程,这样的话三校生比高中生更早的接触到了专业知识,这也是三校生的一个优势,当然申请者家里的经济条件和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还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般三校生有工作经验的去留学升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1坚持具体学校,具体分析的原则。2让学校来选择你(录取与否),但是你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没希望(或是哪个老师,那个家长说你没希望),你就人为的先放弃了。不投递申请资料的话,那么你连个“转正”的机会都主动放弃了。)
本文系“吴慧冬”老师的I滴答原创《 蚁族留学职场突围战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