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外是否能读上“名校”,是很多高中生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名校情结”背后,隐藏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小林(化名)是一名普通的高一学生,想去美国念大学的他说已找多家中介公司咨询过,许多家都承诺能帮他申请到“美国名校”。但中介的毫不犹豫信誓旦旦反而让小林有些疑虑。
送到语言预科就撒手不管
一些中介忽悠高中生出国读“名校”的伎俩层出不穷。有的宣称不用外语成绩可以直接入读“名校”,其实只是把学生送到“名校”里的语言预科就撒手不管了:结果学生在国外不得不花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人民币去读培训班,这种培训班在国内花几万元钱甚至几千元钱就可以入读了。而且这种语言预科班毕不了业就不能入读大学,学生只能不断地花费“钱财”和“青春”在名校门口转圈圈。
某中介资深升学顾问郭老师就此提醒,想去美国名校的国内高中生不妨花一两年时间读个国际课程,这样不仅以后申请的美国大学档次会高许多,而且对考SAT也非常有利。“像小林这种学生可以在高二、高三时转读一些国际课程,为自己将来真正升读名校奠定基石。”
相比之下,国内高中课程的世界认可度远没有这些国际课程影响力大,自然就不吃香。“不是说用国内高中学历申请不到美国的大学,而是说想进美国名副其实的‘名校’,尤其是排名前五十的优秀大学,最好先修读一个国际认可度高的课程‘傍身’。”
“许多时候,高中生们并不了解国内高中学历与国际预科课程在申请海外名校时的区别所在。例如美国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学生所修课程的难度与权威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
“美国名校普遍认为,世界知名度高的课程难度较高,比如IB课程或者A-Level课程这类;而修读这一课程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术基础。”
代写个人陈述“千人一面”
还有的中介为了赚钱,将一份留学推荐信或者个人陈述模板同时卖给不同的国内学生,导致许多国内学生的推荐信或个人陈述“千人一面”。
“千万不要相信所有中介都会掏心掏肺地帮你申请到最好的‘名校’,”现就读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数学系的莫炜伦同学说,“国外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批中国学生一起申请同一所大学,大学发现每个人的申请材料都差不多,书面申请信的模式简直就是互相‘克隆’而来的;由于这个原因,大学不相信这些中国学生提交申请的真实性,因而拒绝他们入学。其实这些中国学生的成绩都达到了硬性标准,但他们错在了完完全全把自己的申请事宜交给了不负责任的中介,最终功亏一篑!”
莫炜伦说,他自己就认识一些朋友,虽然资质十分优秀,成绩达到了标准,却因为误信中介的推荐,不仅耽误了留学日程,还失去了读名校的机会———“他比我年长,读的年级却比我还低。这是多么得不偿失。”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同学们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准备材料申请名校,觉得信赖中介就可以“偷偷懒”;二是因为同学们自身对国外的留学情况和大学情况缺乏了解,误信了不准确的信息;三是因为一些中介本身在国外就已经声名狼藉,被许多著名大学列入了“黑名单”,而国内的学生和家长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选择这种中介的危险性。
准留学生应学会主动沟通
专家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申请国外大学这件事,大家最好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多打听学校的情况,多和学校的招生官员沟通,根据对方的需求自己准备材料;一旦申请中出现问题,要亲自处理,及时沟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越早锁定目标,越早开始准备,越早和对方沟通,就越对自己有利。一来,可以利用信息搜索的机会加深对目标学校的了解,不至于误信中介的信息;二来,可以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在学校招生官员心目中印象,使学校更加地了解自己,不至于因为小小的误会或问题而轻易被拒绝。
郭老师表示,如果一个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候只顾着提交材料,而他自己却从未有和学校进行主动的沟通和联络,那会使招生官员怎么想?很明显,如果招生官感觉不到你的诚意和热情的话,冷冰冰的文字材料是无法吸引他来关注你独特的个人魅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