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
工作日私人时间不足5小时
张云倩是美国罗格斯大学大四学生,专业是会计、金融和商业分析信息技术。谈起在美国读本科,她认为学习一点都不轻松,“想得全A会非常难”。
张云倩给自己算了一笔时间账。尽管已经是大四了,但是周一到周五一共120个小时,张云倩的学习、活动、工作、讨论加上必须的吃饭睡觉时间就达到了115个小时。这也意味着在工作日她的私人时间不足5个小时。
张云倩现在一个学期修6门课,18到19个学分。她的6门课每门课课前准备按一小时计算,一周要花去36小时。同时,她还需要筹划校园活动,平均每天2小时,一周也需要10小时。每天吃饭、睡觉,5天大约需要55小时。此外,她每周用在交通上的时间为5小时。每天还有1小时时间指导低年级学生,一周下来为5小时,加上小组会议讨论的4小时,可以看出,除了吃饭和睡觉的55小时外,会有65小时在学习或是与学习相关的事情。而她的周末也主要用来处理作业、复习,计划下周的工作上。
尽管是毕业年级,张云倩这学期的六门课,每门课都有两到三门考试,每门课还有一次演讲,做不等数量的作文。在一个学期的三个半月中,平均一个月要经历4次考试,但主要的考试都会集中在两个月当中。这样的学习强度张云倩认为和
国内高一、高二时的学习时间差不多。但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老师、父母的外力逼迫学习,完全是依靠个人自己去划分自己的时间。
张云倩认为,想过怎样的大学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想上怎样的大学。在她的身边,也有同学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一学期修完12个学分。在美国如果想做一个全A的学生会非常累。如果这个全A的学生还有其他很多活动,则会让生活变得非常满。反而是成绩中等的学生没有那么多大的压力。
对美国同学的尊重除了学业压力,张云倩认为还包括对待学习的态度。她所就读的学校是州立大学,美国同学多是本州的学生。相比私立大学,他们家长的家庭收入要低很多。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贷款或者资助来就读。因此,很多同学需要打工来支付学费。而国际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通常都是家长来负担。因此,国际学生最关注的便是学习和活动。很多美国同学则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打工,她的美国同学就有每周需要工作10到20个小时,然后来学校上课参加活动,非常辛苦和勤奋。中国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工作则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难以用打工的收入负担生活费。张云倩说,自己一周要指导低年级学生4个小时,有些像助教,收入也仅可以作为零花钱。
在大学校园中,没有中学老师和家长的逼迫,学习的自主性反而更大了。张云倩说,如果成绩低于C+,学院会要求退学,如果低于C学校会让人退学。上个学期的高级会计课是张云倩专业课的最后一门课。她第一次考试得了73分,比平均分略高,但第二次只得了53分。张云倩说,其实她一直都有复习,但是那个成绩对她的压力非常大,她非常想按时毕业,只能自己逼自己,之后期末复习要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期末考试才拿到了80+。
回顾在美国的四年大学,张云倩说,四年来也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很多在高中没有被发现和承认的价值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得到了肯定,从而令她获得了更多的自信。她说,自己在初中高中喜欢参加演讲、朗诵比赛,但是老师不认为这是重要的能力,但是,在大学中她的这个能力就受到了认可。在国内时,如果英语语法不过关难以获得高分,但是出国读大学时才发现,大家并不以口语来衡量英语水平。
对于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张云倩说,她发现很多国内同学的课也非常多,特别是大一到大三期间,很多同学是从早上8点学到晚上8点。一周中四五天都是这样的状态,因此学习也并不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