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艺术院校招生网 > 艺术留学 > 留学信息 |
中国人才滞留国外 待遇是首要原因 |
http://www.artedunet.cn
2013-6-7 17:3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晶瑶 |
|
|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透露,当前国际人才竞争激烈,“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6月6日《人民日报》)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青年时代,朋友三人中最为优秀的孟晓骏在离开中国机场时,发誓不再回来。但当他在海外的餐馆里打工刷盘子还被其他侍应生欺负的时候,当他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当然,大前提是另外两位好友已经找到能够实现他们人生理想的事业,他在海外的迷茫回到国内能够找到答案。如果当时他在国外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住进了乡间的HOUSE,结局也许就会截然不同。
这样的戏码正是现实的反映。身边有许多到海外求学的朋友,如果是凭借自身实力,考托福、考GRE拿了全额奖学金出去的,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大多选择留在了国外。因为他们依靠自身的优秀,在国外也能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生存环境上的优良、后代求学上的便利更成为他们坚定留在海外的理由。至于那些家里花钱出去,在“克莱登大学”买个文凭回来的公子哥,几年下来连外语关都过不了,回国自然是无奈的必选项。
调查数据也正契合了这样的现实,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人才滞留海外的比率平均达87%,这也意味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端科研人才正在用脚投票,离开祖国这棵生他养他的梧桐树。
造成人才流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待遇。这里所说的待遇并非单纯的薪酬,也包含了自由的科研环境、能够实现人生理想的实验室。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例,当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如果一直留在当地,他或许始终无法接触到军事科技的最前沿。然而回国后,祖国为他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绝对的信任。反观近些年回国的人才,则大多要受制于高校的考核体制,搞科研的激情在日复一日为了维持生计的复制粘贴中被消磨殆尽。试问,只顾着为一纸论文折腰,还如何能为科研事业抬头?!
严重的人才流失,也与社会上升通道不畅有关。一位出国攻读化学博士的朋友表示,不敢回国就业,怕在“拼爹”大战中败下阵来。而国内高校在招收女性求职者时,很多会看姿色给岗位,她也不想在爹妈给的容貌上再动一回刀。
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人才发展人为设置种种体制障碍,让优秀人才心寒,这都是我们的梧桐树引不回求学海外的金凤凰的原因。而一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个人创新创业能力减弱,对于整体的国家竞争实力都将有不利的影响。我们不能再重走为他国输送人才、只作嫁衣裳的老路。
虽然从2008年起国家层面推动的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千人计划”及地方的“百人计划”都起到了一定人才回笼的效果,武大引进28岁的海归邓鹤翔担任正教授也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但社会的整体环境仍需要改善。想要吸引求学海外的金凤凰们回国筑巢、回国创业,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刘晶瑶)
|
共1页 1 |
|
|
中国艺术院校招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艺术院校招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艺术院校招生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艺术院校招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广告热线:010-84937846 |
|
|
|
|
无标题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