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教授曾经传授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前必须要做的几件事想必很多留学生朋友都看过了。20点很经典受用的建议,却颠覆了我们接受了十八九年传统中国式的教育理念。这20点里面没有谈到成绩,没有谈到读书,没有谈到课堂,有些甚至感觉跟我们毫无关系,为什么在这个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找工作前要做到这些呢?直到我来到了美国,真正的了解了美国的教育体制,并经历了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求学的过程,终于感受到了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情的真谛,特别是对我们中国学生,从接受、适应到尝试这以过程下来,发现这些是我作为一名留学生最大的收获。我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些分享给将要踏足这片土地的学弟学妹,这里有与众不同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将"痛"并快乐的学习着,先不要紧张,这个"痛"当然是"痛快"的"痛"了。
"走出图书馆"
走出图书馆?!这与国内老师的教导完全相违背。记得在高中从老师到校长,每天对我们这些学生灌输的就是"读书好,读好书,好好读书",如果哪个学生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自习,这个学生不仅会被立为典型的正面教材每天通报表扬三次,甚至什么校三好,区三好,市三好全榜上有名,这应该是我们典型的好学生。但在美国,"好学生"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GPA普遍都很高,因为我们同胞的读书能力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就像全世界公认我们是出产数学专家的国家,美国人曾经惊呼我们小学生的数学习题可以匹敌他们的初中学生;GRE考试,我们几乎所有学生在Quantitive部分全部都能考到800满分。这些应该算是我们"走进图书馆"的结果吧。那为什么美国教育又让我们"走出图书馆"呢?其实我们都知道,GRE考试,就算你Quantitive满分,但你的Verbal只有100分,也不会有任何大学录取你。美国人眼里的好学生其实很简单,就算你的成绩并不优秀,但你篮球打的很好,那么你就是个好学生;就算你成绩、体育都不好,但你有满腔爱心,经常参加义务活动,那么你也是个好学生;就算你什么都不好,你只是声音好听,只是写字漂亮,只是拥有一项特长,那么恭喜你,在美国人眼里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美国人认为大学是四年人生的宝贵经历,并不仅仅是120个学分!在图书馆里的确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美国人更重视怎样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只有"走出图书馆",知识才会得以运用。
走出图书馆这第一步你迈的痛快不痛快?如果你痛快的迈出了了第一步,那后面你的脚步将会越来越轻快!
"别按着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又一个完全颠覆我们观念的一条建议。这一点也恰恰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但这又和我们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我的亲身经历可能能对你有一些触动。
我从就对画画情有独钟,喜欢漂亮的衣服,更喜欢自己画一些漂亮的衣服,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服装设计师,在不久的将来创立自己的品牌。可这些我并不会告诉我的父母,他们一直以来盼望着我可以女承父母业,做一名医生,十几年含辛茹苦的养育教育,导致我从不会忤逆他们的意思,一直踏踏实实的做个乖乖女。但自从高一以来,我的数学成绩就一落千丈,无论我怎么努力,做多少习题,那数学成绩却雷打不动。糟糕的数理化成绩导致我的高考失利,父母痛心疾首,经过一年复读当我再次与医学院擦肩而过时,我决定告诉父母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鼓起了所有的勇气站在父母面前,大声的告诉他们,我喜欢拿着画笔,而不是拿着手术刀,我想要过我自己的生活。一夜无眠,最终,我想是我的坚持打动了我的父母,之后我顺利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类留学预科班,第二年,怀揣着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踏上了美利坚这片神奇的土地。来到这里,我就像是雏鹰终于可以自由的翱翔于艺术的天空。我贪婪的吸收着这里的时尚,这里的另类,这里的繁华,这里的一切。我那奔涌如潮的创作灵感,让我无论在学业还是在事业上都崭露头角,仿佛我就是那闪耀的明日之星,那个一年前见到生人还怯生生的小女生,今天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以及未来的方向。
我想告诉你们,如果你真的喜欢,就要勇敢的说出来,就要去做。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你们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父母也不会例外。
当你痛快的踏出了图书馆,痛快的说了自己想说的话,那接下来就要冷静下来思考未来。
"把你的目标列成表"
因为你没有计划就不可能成功。这可能是我们最不擅长的了。这是因为我们对未来想的太少,也有可能是想的太多了,以至于一直都在空想!只有把自己的目标细化,逐条的实践,实现,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快去做吧!在这片土地上只怕你想不到,从来不怕你做不了。如果你准备好了,那这里欢迎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