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安山的一个会社(公司),法务部一下子抓了300多个中国人。”老李心有余悸。据他说,以前偷渡来的白天都不敢在街头露面,说不定就会受到警察的盘问。“即使挣着钱了,怎么回国还是个问题。老婆孩子好几年都没见面了。”现在中韩交流日益密切,中国人入境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不需要铤而走险偷渡,但大部分同胞“还是不容易”,因为没有身份,语言又不通,吃了亏只能往肚子里咽。
老李告诉记者,有位东北妇女初来乍到时寄身于韩国“好心人”介绍的“教会”。这个“教会”不仅给她提供食宿,还提供银行通账供她领工钱。结果,她后来在一家会社没日没夜6年挣来的30来万元人民币全被“教会”扣下,费尽周折才讨回了一小部分。
“就业”压力大 只睡5小时
如今,韩国经济并不景气,类似宅配“太白”这样出力多挣钱少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找。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偷东西之类的情况时有发生,好多公司纷纷开始辞退中国人,不少人表示“就业压力很大”。
小刘来自山东临沂,现在是全罗北道一所大学的学生。因为“当地是小地方,不好挣钱”,所以选择寒假的时候去首尔打工。
“我在仁川租的房子,离这里(指石溪地铁站)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他说,“本来是投奔仁川的那家快递公司去的,不过刚来没几天人家就不要中国人了。”现在他只能每天奔波在石溪与仁川之间,仅能睡5个小时的觉。
“从下午3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我不是在干‘太白’,就是在去干‘太白’的路上。”一脸倦意的小刘仍不忘开个玩笑。
入冬以来天气渐冷,零下10多摄氏度的冬夜,在近乎露天的环境下装车卸车着实不易。不过小刘丝毫没有降低干“太白”的热情,“快回国过年了,怎么也得弄套像样的衣服,还得给姐姐买套化妆品,再坚持几天,这些东西就都有了。”
据统计,现在在韩中国人数量达到40多万,除了少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和办公室的白领之外,大多数中国人从事一些韩国人不愿做的苦力活,即所谓的3D行业(Difficult、Dirty、Dangerous,脏、累、险),如做建筑工人、在饭店里当服务员、在澡堂搓澡按摩、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厂打工等。不仅工作条件恶劣,每当出现重大事故时,中国人所受的补偿都很不如人意。
根据韩国现行的外国工人产业灾害补偿标准,安全事故补偿是按照原国籍标准进行的。如果一个韩国人的手指被切断了,可以获得1亿韩元(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7.8元)的赔偿,换作中国人,只能拿这个金额的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