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问题成困扰
和张葭人一样,在得克萨斯州学医学的刘磊,在初到异国的岁月里,也遇到了语言障碍。不同的是,他的难题集中在口音问题上。因为人生地不熟,每次出门刘磊都得向路人问路,经常需要重复几次才能让对方听明白。“刚刚来的那段日子,在国内原本很简单的一些事情,譬如打客服电话开通网络、办理住宿手续,却变得异常艰难。”
刘磊说发音不准让他尴尬不已,曾经一度成为他心头挥之不去的一块乌云:“另外,在我所在的这个地区,我感觉周围人的口音比较严重,他们说快了,我听起来就会很困难。”
同时刘磊也表示,虽然当地的口音问题加上自己的发音不准,一度带来了诸多不便,不过这同时也是锻炼自己的一个过程。
阅读速度待提高
罗昭于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化学系,同年9月进入麻省州立大学达特茅斯分校开始分析化学方向的硕士学业。就攻克语言难关,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还在国内的时候,罗昭就是张口就来的演讲高手,英语口语对他来说并不复杂,心随意致,想说就说。罗昭把自己对于英文的熟练掌握归功于大量的阅读,诗歌、小说、散文都是他的最爱。虽然英语口语不在话下,但是他说,留学至今近一年半了,英语阅读仍是他的短板。阅读速度慢、理解效率低,都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习。
“如果要追根溯源,我觉得是英语教材的问题。”罗昭说,经过自己近段日子的总结,他认为,国内的一些教材缺乏实践性,培养不起语感,更谈不上阅读速度的提高。
“此外,之前在听力的训练方面有些欠缺。一是速度慢;二是听力材料杂音少,地方口音也少。”罗昭说。
他认为,在国外,语言难关很难克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外学子在之前学习期间,针对外文的阅读量不够大。“学生自己的英语阅读量少,在写的时候又全是中式英语。”
如何攻克语言关
当谈到海外学子如何攻克语言难关时,罗昭在介绍自己经验的同时,也向准备出国的师弟、师妹提出了建议。
“我认为主要还是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培养自己用英语思考的能力。”罗昭解释说,所谓的英语思考能力,其实就是锻炼用国外的语言习惯来思考,组织语言时的第一反应是用英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在对照汉语的翻译之后再说出来。
“其实所谓的捷径,也不过是在选择好正确路径的同时,勤学苦练。”从罗昭自信的语气中,笔者丝毫体会不到他所描述的初到美国时,语言难关给他带来的困惑。“多听广播、多结交外国朋友对提升语言能力也大有帮助,现在我在国外,有很多要好的哥们儿。平时跟他们交流,很轻松、愉快,这样其实比私下一个人苦练,更能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罗昭说。
就海外学子如何攻克语言关的问题,欧民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龚菲女士认为:“中国留学生的通病是口语弱。考试、做题我们都很在行,但遇到需要自己开口说的场合,就会紧张、语塞,中式英语不由自主地便蹦了出来。往往第一次不好的沟通经验,会导致学生今后不太愿意主动去和国外的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形成恶性循环。”
龚菲女士还表示,在一些说小语种的国家,高校对当地语言水平的要求,相比那些语言覆盖面比较广的国家,其实更高,而国内的学生多数是半路才开始学习小语种,所以遇到的困难就更大了。
“出国之前一定要学好语言,不但要通过雅思或者托福等硬性考试,也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口语,并且提前学习总结所申请专业的专业语言和词汇。”
龚菲女士就出国前的留学生语言培训方面特别指出,“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免语言成绩留学’或者‘有条件录取’等留学中介的广告。在制定完留学计划后,尽量多预留出时间准备学习语言,并踏踏实实地进行针对性地学习,这才是攻克语言难关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