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留学生低龄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些海外学子告别亲人,到海外独立生活,常常会无所适从、产生心理障碍,无法融入国外的文化和生活中,或者无法与国内的家人正常沟通,此现象称为“断根伤害”。
10日,在紫铭留学生家长联谊会主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论坛·留学生专版”上,心理专家表示,“断根伤害”在异地求学的家庭中十分普遍,受其影响,超过八成的留学生在深造路上受阻。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低龄留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家长与子女如何建立沟通技巧?怎样打开留学生思乡心结?记者在现场随访事例中寻找答案。
沟通不畅孩子不说心里话
留学生家长崔先生近期一直焦虑不安:在新加坡留学的女儿即将参加SAT赴美留学考试,可女儿与家人联系却越来越少,即使通话也只是寥寥几句,还常在电话中对崔先生大喊:“你们根本不懂我现在的生活。”
教育心理学教授张丽霞表示,这种现象是留学生离家后,生活学习压力在异地暴发、心情无法宣泄的结果。孩子和家长虽然在对话,可表达的初衷却截然相反,孩子表达的是在国外遇到了问题,而家长却忽略孩子遇到的困难,只强调孩子要“好好学”。如果长期处于此种氛围,孩子会产生“自己是被家人扔在国外”的错觉,失去跟家人沟通的欲望。
张教授建议,留学生遇到问题时,家长应问孩子“是什么”导致孩子情绪波动,并和孩子一道找出解决方式。家长跟留学生的通话中,话题也不应集中在学习成绩和日常所需中,多讨论孩子每天的生活内容及见闻。
文化差异家长应给与尊重
留学新加坡的COCO假期返家,没想刚回家就因生活习惯屡次跟家人发生争执。前些天,姥姥带她外出吃饭,饭后COCO提出要“AA制”付账,结果跟姥姥不欢而散,回到家中,母亲又跟COCO大吵一架,认为女儿没有亲情,“AA制”是像和家人划清界限,可COCO始终坚持这样是彼此尊重的方式。
从事留学教育的哈尔滨紫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禹佳表示,这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现实矛盾;很多年幼的留学生世界观还未形成,就要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生活,而西方彼此独立、尊重的文化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教育冲突严重。此时,家长发现孩子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后不要驳斥,应该跟孩子对文化差异展开讨论,探讨两国文化差异中的利弊,在感情上鼓励孩子,而不是强制命令“该不该”。
留学之前要让孩子定目标
马先生的女儿在高中时留学新加坡后,又以高分考入美国名牌大学。马先生告诉记者,女儿的成功只源于一点,就是在留学前确立人生目标。
据马先生讲,跟女儿一起留学的孩子中,有一名哈尔滨市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到国外后,这个孩子开始专注于购物和聚会,在随后的择校考试中,该学生取得高分后也未与家人商量,就放弃了进入新加坡名校的机会。该学生认为,父母希望的是留学国外并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她可以在择校时取巧,避免繁重的学习压力。
心理咨询师黄艳华表示,留学能否成功的很大原因在于出国前的教育。在心理咨询中,很多孩子认为留学是完成家长交付的任务,独立生活后出现“得过且过”的心态。黄艳华建议,家人必须和孩子就留学达成共识,一同制定未来规划。
互通书信缓解思念最有效
在论坛现场,记者时常看到家长们因思念孩子频频落泪的情景。家长李女士表示,她跟孩子经常通过网络视频“见面”,但彼此间的思念之情却未能缓解。许多家长也表示,每次挂断电话时心情都十分失落。
作为一名“海归”,市民王锐表示,留学生的思念之情比家长还要强烈,他在国外学习生活的几年中,和家人联系几乎都通过电话,父母只给他寄过一次书信。可是,这封书信他却一直随身携带,每当情绪低落时,他都要拿出信件来读。归国后,他第一时间将这封早已“飞边”的书信交还给父母。
王锐表示,当今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网络通信非常便捷,然而写有字迹的传统书信,依然因其独具的“实物”特点,更容易为留学生和家人提供“寄托感”,更好地实现情感上的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