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圣诞节就在眼前,2010年新年也将接踵而至。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即便保留了传统春节的习俗,也会融入浓浓的圣诞新年气氛。回顾刚度过的经济寒冬的一年,他们掂量着自已的钱袋,盘点着这一年的收获,同时也整理着自己的心情,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更美好的愿景。
华商篇
莫斯科:
“今年的损失都赚回来了”
2009年莫斯科的华商日子很不好过,经济危机自然不必去说,今年夏天“一只蚂蚁”市场的关闭,让这些华商仿佛经历了一个“寒夏”。
然而那些坚持到了冬天的商人意外地发现这是一个“暖冬”。岁末盘点之时,一切都表明困境似乎出现转机,收获比预期的要好。
高曼萍女士在莫斯科多年经营毛绒玩具,夏天时她脸上的愁眉苦脸已经完全见不到了,这几天她一直喜笑颜开。因为她为虎年订购的生肖玩具已经脱销了,连过往积压的货品也跟着走俏。高女士兴奋地说:“今年的损失都赚回来了。”
张才荣的公司经历了2009年之后,虽然规模有所缩减,但是全年看下来营销状况比较乐观。他对记者说:“我结算过了,卢布收入明显好于去年。”
纽约:
“看着营业额,
我才感觉到了过节”
时间一进12月,在纽约开中餐馆的老板有两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一是准备礼物,二是对员工客客气气的。
礼物是按照国外的习俗当作圣诞节的馈赠送给客人的,中餐厅一般会选择挂历。在纽约开餐馆的应功成说:“挂历很好啊,在精美的图片下印上自己餐厅的地址和电话,既是礼物,又是广告。”
对员工客气,除了希望他们能在年底好好干,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圣诞节期间能来加班。
在美国,圣诞节和元旦这两天是法定假日,按照劳工法规定,工人有权利选择是否在节假日加班。老板对此是无可奈何的,不能因为工人不肯加班就开除他们。很多老外宁可不要高额加班费,也要休息。因此每当节假日,很多工人不肯加班的餐厅酒店,因为人手不足,无法正常营业,只好关门了事,而那些能开门营业的就生意火爆了。
应老板说:“老外的很多餐厅在圣诞节也休息了,但中餐厅老板们可没那么想得开,既舍不得放弃赚钱的机会,又怕会失去很多客户。”
因此,在圣诞节和新年这两天,中餐厅的生意是家家火爆,从开门到关门,来就餐和打包外卖的客人络绎不绝,餐厅方面都是忙得马不停蹄,焦头烂额。由于人手不足,中餐厅老板和老板娘不仅要自己穿上侍应生的工作服去接待客人,还要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帮忙应急,所以在这两天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和十多岁的半大孩子扎着围裙端盘子送菜,一点都不稀奇。
“还好节日里客人一般心情都不错,这些临时工虽然不熟练,但客人们也不挑剔,小费还多给。”应老板说。
如果亲朋好友加在一起还不够怎么办?别担心,办法有的是。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的中国留学生比较多,圣诞节前的一个星期,招贴栏就贴满了中餐厅的招聘启示,临时招聘圣诞节和新年这两天的侍应生和厨房帮工,不仅工资是平时的3到5倍,还承诺额外送一份丰富的圣诞大餐。很多中国学生都会去打工,一是赚点钱,二是也可以和同胞一起过节了。
对绝大多数经营中餐厅的中国人来说,圣诞节和新年只是老外的节日,他们自己忙得没有空闲时间好好吃顿饭。而且这两天不能像平时一样正常打烊,都要到凌晨才关门。这时候,他们早已精疲力竭,只想赶紧 应功成说:“只有结账的时候,看到比平日里多出了数倍的营业额,才能体会到一点节日的感觉。”
巴黎:
“经济不行,就回国过春节吧”
巴黎,晚上6点,陈君女士的店里还没有什么客人。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整个下半年都是如此。
“能坐满店堂就不错了,往年坐满不是问题,到周末还要翻两遍台。”陈女士说。
陈女士的店已经开了七八年,在当地是有些口碑的,又是开在旅游区,她认为生意不好都是因为经济低迷。
在巴黎觉得日子难过的华人并不止陈女士一人。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
眼看就要到圣诞节了,华人的服装店却缩小了规模。已经开服装店4年的周振国先生说:“往年我都要雇5个人,今年雇3个人就够了。”
做装修的何念师傅说:“今年大活明显少了,不过年底往家里寄的钱可不能少啊。”
还有些人已经考虑离开法国了。留学生白雪说这可能是她在巴黎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了。“没办法,经济不景气,工作不好找。”
于辛不久前从网络公司失业了,因为经济危机,整个部门都被裁掉了。“去年好的时候,老板帮我换的工作居留,去年年底领的还是双薪。眼看明年居留许可就要到期了,再没工作就回国过春节吧。”于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