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长生,尤其是顶尖高校的艺特生,是为艺术而生的吗?这个问题,曾经让一个老外困惑极了。法国布尔日高等艺术学院前院长保罗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他很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多孩子愿意花这么多钱去参加艺术考试?
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则看得透彻:“原来学艺术是为学艺术,现在是为拿学位。”
教育部规定,艺特生名额一般控制在本校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可近年来,面对艺术特长生优惠的降分录取政策,艺特测试报名人数年年攀高家长、学生、高中老师为了升学率趋之若鹜。
艺特生,也被包裹在一连串的忧虑中:有人顶着艺术的“幌子”,进了名校后却发现跟不上;也有人自迈入大学起,就决心跟艺术“一刀两断”,毕业时更是把艺特生的身份抹得干干净净……
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简介
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对象,通常是具备音乐、舞蹈、戏剧、书画等艺术特长的考生。
考生报考本科普通高等院校时,一般要参加高校单独或联合组织的艺术特长生测试(多数院校兼有文化科考试)。
获得艺特生资格的考生,在高考时享受优惠政策:一般可享受降低20分提档;特别优秀者,经省级招办批准后,可降分到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校生”不同,艺特生报考的是高校普通本科专业,如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等等。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学生本科毕业授予不同的学士学位。今年,全国录取艺特生的院校达53所。
“低分高能生”
有的专业老师得知小钟是艺特生,习惯性地退了一步。“学习差也正常,实在不行早点转系”。
小钟,上海男生,沪上一985高校大学民乐团高胡艺术特长生。2009年入校,本该读大三的他,现在却还是个二年级生。“原来的专业太难读,只好转系降级。”小钟无奈地耸耸肩。
在民乐团,小钟是绝对的艺术骨干,但转系的经历却让他得到个“雅号”“低分高能生”。他学习不佳,考试分数低,可艺术才能在学校里可是公认的高。
小钟不辩驳,作为老资格的艺术特长生,他熟谙“分数不够,艺术来凑”。小升初、中考、高考,他早习惯了“靠艺术加分进重点学校”。
成为艺特生,小钟的投入也不少。他从6岁学高胡,一开始在市少年宫上大课,10岁起请专业民乐老师一对一上小课。“那么多年,每周都上课。小时候上大课20元一节;后来上小课80元一节,高考前涨到350元一节。”
除了耗钱,还要耗时耗力。器乐类的训练不能停,否则退化极快。小钟一般每天练琴3小时,考级或比赛前,练习强度更甚,多达9小时。最难熬的莫过于毕业班,“小学五年级还行,初三学习压力就大了,高三过得最苦”。
2008年底,读高三的小钟参加了沪上一所985大学的艺术专长测试和文化课水平测试,最终被录取了,与学校签订了艺术特长生书面协议。“签完后到高考前,我专攻文化课,碰都没碰过高胡!”
虽说学习压力小了些,但精神压力又高涨了起来。小钟发现,当高中同学们得知他只要达到“一本线”就可以进顶尖名校,成绩比他好的不乐意,成绩和他差不多的又嫉妒。小钟有些愤愤:“"羡慕嫉妒恨"什么?我靠艺特多条路,那些成绩好的不也这个"约"那个"联"的一个不放过吗?高考本就是"各显神通"嘛!”
2009年,小钟靠着艺术“神通”进了沪上一所名校的电子工程专业学习。可是,理工科的学习并不简单。第一年的通识教育,就让小钟“吃足了苦头”。
首先是学科基础薄弱。尽管小钟高中是理科生,但面对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这类专业基础课,他仍力不从心。“跟班里高中搞竞赛的同学比,那些我理解起来还费劲的新知识,对他们而言都是复习”。
由于签署了艺特生协议,小钟为保证参加学校的排练及各类比赛、演出,隔三差五就要挤压学习时间。每周二下午的民乐团排练让他牺牲颇多。“那个时段,也是系里老师的答疑时间,我一次没去。”
说起比赛和演出,小钟忆起一段“人间悲剧”。
大一期末,恰逢上海某重要大型活动开幕,民乐团被要求参加开幕式演出录影。“上午8点候场,原以为录到下午4点能结束,没想到凌晨4点才收工!”当小钟疲惫不堪地回到寝室,已是清晨5点半。那天,他从早上8点开始考试,浑浑噩噩考了三门专业课,结果全部挂科……
“大一绩点才1.6,相当于全D,专业排名垫底。”大二时,辅导员和系里老师几番劝说小钟转系。
听说要转系,父母认为他无异于自己敲掉今后的“金饭碗”,相当反对。小钟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转到社会工作系,并按规定降级一年补学专业课。
几年前,考艺特生的,多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今,由于一流名校对文化课越来越看重,很多成绩好又有艺术特长的中学生,也去拼艺特生了。
学业上备受打击,但在艺术上,小钟却获得了信心与满足。在民乐团,他是高胡“头块牌子”,“目所能及的七届高胡艺特生里,没人水平在我之上”。而且他毫不担心自己在后三年被超越。“只要看看这两年大学艺特生的招生情况就明白了”。
小钟就读的这所名校,近两年艺特生的招生门槛与过去相比,文化课水平测试的要求抬高了一大截。去年的文化课水平测试中,有些艺特生的考分甚至比报考自主招生的还高。今年,报考该校艺特生,须先考文化课水平测试,再进行艺术专项测试。
这所大学艺术专项测试当天,不少陪考家长热烈地议论着这所名校的“分数线”。由于该校不同专项的艺特生招生名额不同,参加艺术专项测试的名额也有差异。按照1:2进艺术测试的原则,不同艺术门类的文化课水平测试分数线差异非常大:话剧307分、低音提琴313分、柳琴387分,但琵琶就要575分。而事实上,今年该校自主招生的笔试分数线也就划在585分。有位家长不停抱怨:“我儿子考了598分,早知道当时该报自主招生,报艺特生太浪费!”
高分艺特生的出现并不意外。上海某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一位执教高三多年的老师,早就捕获了这个新动向:和几年前艺特考生多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同,由于一流名校对文化课越来越看重,现在很多成绩好又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也去拼艺特生了。
小钟感到,当这些更偏“才”而非“艺”的学生加入艺特考生大军,会导致一批艺术上真正有实力的考生率先被淘汰。
“这样"矮子里拔长子"招艺特生,根本撑不起校级艺术团,更妄谈在校外比赛中拿奖。更重要的是,浪费了艺特生的招生名额!”在他看来,艺特生是提升校园艺术水准的中坚力量,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对集体性演出来说,即使非艺特生个人能力突出,也缺乏跟团经验,所以“台柱”肯定是艺特生。此外,艺特生组织较严密,常规训练能保证艺术水准,是个可以“随时拉出去”的团。真正的艺特生都具有大型比赛经验,不会怯场,发挥稳定。
但是,名牌大学究竟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艺特生报考?如今的小钟也时而感到迷茫。
“高分低能”的艺术“菜鸟”虽然可能会拖累学校整体艺术水平,但艺特考试确实是进名校的机会,凭着名校文凭,将来更会有好出路。
相比之下,“低分高能”的小钟有些黯然。“真担心挂科太多,绩点太低,最后连毕业都成问题……”
突击!成为艺特生
考生小董今年报考复旦话剧艺特生“纯属意外”,他从没学过表演。“器乐类要靠功底和常年练习,但话剧是可以"突击"的。”
“我要考艺术特长生”。
“我履行艺术特长生协议”。
“我从事与学科专业相关工作”。
如今的校园里,这是大多数的艺特生进校、在校、离校的“三步曲”。
小林,辽宁女生,曾是上海某211高校大学的声乐艺术特长生,2009年毕业后在电视台工作。无论是备考,还是在读,乃至离校,小林一直是公认的“脑筋活络”。“名校艺术特长生,就是通过"艺术特长"成为"名校生"。”小林一字一顿。
与小钟考艺特生的顺风顺水相比,小林备考可谓一波三折,充满博弈。
首先是临时变更艺术专项。小林自小学习黑管,不想高二下,一位乐团的学姐告诉她,她心仪的那所大学,黑管名额已经招满了。
“有些艺特是可以突击的。”当她打听到这所大学的合唱团缺美声女中音后,立马调转枪头。“这样的"内幕消息"很重要,提前知道,报考的成功率会大大增加!”高二暑假,小林开始跟省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学声乐,一节课1200元。考前半个月,父母又送小林去中央音乐学院请老师“点拨”。“每天上课,一节课1800元,外加在北京住宾馆、来回机票、吃饭、买衣服,两周就花了三万。”
虽说花费的心思和金钱都不少,最后换来的是线下优惠20分小林觉得很值。“高考就算加1分都是好的。”最终,小林顺利考入了她心目中的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