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文身、文化课,那些绕不过的话题
每年艺考时,整容、化妆、文身,这些总会成为敏感词。龙俊杰告诉记者:“我们招进来的学生,一定是要‘像表演系的学生’。这就是最直观的招生标准。表演系的学生,不一定非得长得漂亮,但一定要有演员的气质。”具体而言,除了长相、个头、声音、表演能力等基本素质和文化素质外,龙俊杰认为上戏表演系的学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第二,给人以健康的感觉;第三,气质要符合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判断。”因此,不符合主流文化价值判断的考生,“一定”不会被录取:“譬如戴着耳环的男生,身上有文身的男生,上戏表演系是不要的。”
有一次,龙俊杰在面试考生时,来了一位头发蓬松、半遮脸庞的男生。龙俊杰严肃地对他说:“请你把你的头发往后拢起,让我看清你的脸。”龙俊杰告诉记者,这样的学生,一身痞气,上戏是不可能招收他的。
艺考时,考生要不要化妆?何雁认为:“20出头的小青年,正是花一样的年纪,何必化妆?”这次,上戏表演系在北京招生时,表演系派出老师,专门检查考生是否化妆。对那些化了妆的考生,老师则会递上卸妆油,要求立即卸妆。尽管如此,很多考生仍会想着法子打“擦边球”。一些考生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会请专门的化妆团队为自己打造既有美化效果、又在一定距离内不易被看出的“裸妆”。这种“裸妆”的收费大约在1800元左右。一位发型师告诉记者,当艺校开考时,他们就到学校附近的宾馆守候,考生会在某些考官的“指点”下前来化妆,一天至少能接待五六名考生。
对于坚持要化妆的考生,何雁也表示理解:“很多考生不会在上戏一棵树上吊死。他们或许上午在上戏考试,下午就会去另一所艺校应试,而其他的艺校,则未必会坚持考生不化妆。如果考生只是化淡妆,考官也未必苛求。如果是浓妆,那我们一定会要求考生卸妆,这也是对考生负责。”
文化不好,那就参加艺考呗?错!华中科技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老师龚超认为:“这是谬论。艺术对人的要求,近乎完美,艺术家必须内外兼修。”因为平常不看报、不读书,面对一些常识题,很多艺考生的回答总让人啼笑皆非:本·拉登是美国人、普京是英国人、航母是在天上飞的、曾荫权说成了“曾萌权”、李阳家暴殴打了父母……
对考生的文化素质,王洛勇尤为强调。他在美国招生时发现,100%的学生看过百老汇及各类文艺演出,90%的高中生阅读过希腊悲剧、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等世界名著,在考试时朗诵的全是易卜生、莎士比亚、莫里哀著作中的经典对白。而在国内招生时,王洛勇却不得不忍受国内学生不断在朗诵那些网络小说、近乎打油诗的诗歌:“网络文化未必不好,但对于一个即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而言,不读名著、不背莎剧,到底是有欠缺的。人家国外学生朗诵的,可全都是经过几百年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中大段独白、对白啊!”
怎样才能招到“有文化”的考生?目前,各院校普遍以提高文化课考试分数的方式来实现。同济大学电影学院表演系就把文化课考分比往年提高了10%,因此,很多来报考的都是来自省一级的重点中学。相比表演系200多分的文化课录取线,上戏导演系的文考分也划到了400分以上。
不过,提高文化课考分,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多专业成绩排名靠前的艺考生,往往个性独特、不愿被驯服,因此,容易出现文化课偏课现象。有一年,上戏导演系对艺考生排名,排到最后一名并发出文考通知的,已是第66名。没想到,那年国家提高了文化课的成绩,结果这位第66名的女生竟然被录取了,而那一年,上戏导演系的录取名额仅有18位,很多专业课排名靠前的考生,被文化课考试挡在了门外。这让上戏的老师诧异并唏嘘不已。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