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质量不稳定,良将难求
2月17日,一试第一考场个人表演考试。25号考生考完之后,由于工作人员失误,30号考生跳过其他人直接上场了。一曲蒙古族舞蹈跳罢,表现平平。评委面面相觑:“这是26号吗?为什么基本功和个人表演相差这么悬殊?”很快,26号考生入场,一举一动都透着强烈的感染力,表演如行云流水,气场十足。评委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外形身体等自然条件好、基本功和舞蹈表现力都很过硬的好苗子不容易找。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艺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很有天赋的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受到正规、严格的训练,加上文化课成绩不高,在‘艺考’中很难崭露头角。”苏自红说。
在表演方面,考生表演同质化现象也让专家们很是担忧。“艺校学生理当学会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几大民族舞,此外还应当对本地有特色的舞蹈有所涉猎。但考场上,男生扎堆跳蒙古族舞、女生跳傣族舞的场景不断。有些甚至就是直接照搬“桃李杯”等舞蹈比赛的作品。”对于这一现象,三试评委、民大舞蹈学院教授慈仁桑姆认为,受欢迎的舞蹈作品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表演风格的作品,考生最好量身定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舞蹈,展现自己最为闪亮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模仿。
近年来,随着“艺考”的兴起,中专艺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由于数量众多,难免泥沙俱下,生源质量不稳定,良将难求。“我们上艺校时,入学还要量臂长、腿长,严格挑选外形和身体条件。现在,一些民办艺校为了牟利,招生把关不严,教学质量不过关,造成生源质量的不稳定。”慈仁桑姆感慨地说。
中央民族大学原来曾经设立过中专,2003年以后,由于政策调整而取消了。“12至17岁是训练舞蹈演员的关键时期,中专取消后,我们在高考人才培养和选拔时就有些被动。如果能够恢复中专,在这一阶段从外形身体入手,对学生严格培养,我想对于提高学院的整体素质会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也期待有关部门会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苏自红说。
[个案故事]
克巴热业:我的舞蹈梦
15岁的克巴热业·伊力哈木江是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受家人的影响,她从3岁就开始学习舞蹈了。10岁时,她被特招到山东潍坊艺术学校学习中国古典舞。今年即将毕业。
克巴热业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孩子。她每天坚持练功,早起晚睡,“练得最苦的时候,晚上11点睡,早上4点起,168厘米的个子,体重仅有42公斤,整个人瘦到不成样。”克巴热业提起自己疯狂练舞的往事,脸都红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太伤身体了。”
为了应对中央民大的招生考试,克巴热业特别准备了根据敦煌壁画创作的《龟兹晨曲》,新疆著名舞蹈家迪丽娜尔曾经演绎过这个作品。克巴热业还根据自己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的采风,重新改编了新疆民间舞《阿图什赛乃姆》。
克巴热业的母亲阿女士,是一家建材企业的老板。克巴热业到山东学跳舞的5年,她前后陪了两年多的时间,尽管花费不菲,她却认为很值,“我把钱存起来,她20岁的时候给她买套房子,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把钱投资在她的身上,让她拥有一技之长。”
说起未来的梦想,阿女士很兴奋:“我希望她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舞蹈演员。”克巴热业却推了推母亲:“妈妈,我来说。”她看着记者,一本正经地说:“新疆的歌舞在全国知名度比较高,但从全国歌舞的发展、创新角度来看,新疆歌舞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对其有所革新。”
尽管准备充分,克巴热业还有一点担忧,就是她的牙齿不够整齐。“听说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因为牙齿问题被刷下来,我正在矫正牙齿,很怕会因这一项失分。”
考试的结果表明,她的预感是正确的。由于形象问题,她未能进入三试,只能转战其他院校。尽管未能如愿,这个年轻的维吾尔族姑娘却没有气馁。她很笃定的是,自己将会在舞蹈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因为舞蹈是我们维吾尔族的信仰和灵魂。”
[专家点评]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苏自红:对于报考舞蹈表演的考生,身体条件是很重要的,站在舞台上,身体就是舞者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具备审美价值。尽管我们没有像选芭蕾舞演员那样严格按照“三长一短”的标准来测试身体的比例,但是身高、身材比例都必须符合条件。身高不够或者形象不佳的学生,即使考进了舞蹈学院,将来没有登台表演的机会,在就业时也会遇到困难,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对学生的发展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舞蹈表演的学生一定要形象、技巧都十分优秀;舞蹈技巧好,但是外形条件达不到表演要求的学生,我建议选择舞蹈教育或者编导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慈仁桑姆:现在,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心切,十四五岁就让他们来报考本科,这是拔苗助长的行为。这个年纪的学生应当在中专艺校里把专业基本功和文化基础打扎实,不必急于考大学。此外,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单项技巧都很不错,翻跟头、跑、跳都能做得很到位,但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没有充分展现舞蹈的流动性和韵律。毕竟跳舞不同于杂技表演和体操,它是一门艺术,要带给人美的享受。
(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