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快报》曝光了广东高考艺术单考爆出“替考门”。艺考替考,在我看来,已不是新闻。考本A1.5万,六大美院班的协议生,每学期3.8万元,央美、清华班高达5万元。这原本就是不成文的规定,对于那些半路出家的考生来说,这是通往大学的捷径,虽然路上会有许多“坎坷”。
包场、场内交换试卷、场外画完递进场,这是司空见惯的手段了。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早已经听过这些法子,另外还有一种替考,即是艺术考试自己考,文化课找人代考,这样的考生,也不在少数。我所在的那所中学,就曾经有同学碰过这些高压线。据说,还有人花了2.5万买了武汉一所大学的“通行证”,艺考、文化课全是“外包”。我有同学也做过“枪手”,一场普通的学校收费在两千多,好一点的学校要分过线与高分,过线比较便宜,拿高分就要花更多的钱,一次艺考,他能赚上万元。
艺考替考,归根结底是因为艺考生空前的多。拿艺考大省山东省来讲,根据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山东省艺考报名总人数为16.9万人;2008年艺考报名总数为16.1万人;2009年艺考报名总人数为9.6万;2010年艺考报名总人数为9.07万人;2011年报名总数为87574人;2012年报名总数为89594人。虽然每年考生都有所下降,院校不断扩招,但还是禁不住僧多粥少。
2007 年,我参加艺考的时候,在潍坊考点,走在路上,随便遇到一个人,都是背着行囊,提着画包的考生。一个学校只招10个人,报考的至少在3000人,像八大美院之类的院校,比例更是惊人。有实力的人自然不害怕自己拿不到合格证,但是近17万大军中,有三分之二是半路出家的“和尚”,有人只学了一两个月美术就上阵。他们要想考上大学,除了碰运气之外,另一条路就是找“枪手”,不然,只能充当17万中的基数。
有人说,艺考是通往大学的捷径,我却不以为然。选择艺考,就势必接受两次“高考”的痛击:一是艺考,一是高考。艺考没有拿到专业合格证,只能走文化课,但是选择艺考路的人,文化课普遍低,在经过准备艺考的行程,一旦艺考落榜,直接意味着你和高考无缘,只能走别的路读大学。而即便是接到专业合格证,有些学校的录取原则也不一样,有按综合分录取的,有按文化课高低录取的,还有按专业课成绩录取的,不知道这些信息,即使考的再好也无济于事,相比那些文化课考生,只需要在高考时考个高分,就可以稳稳当当地迈入大学,这条路,着实不是一条明智的道路。
艺考替考这条痼疾,可以说打艺考诞生时就已经产生了,只是随着考生逐年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严重。艺考并不像高考那样,可以控制替考,有些院校招生负责人只来几个人,监考官都是考点学校的老师、学生,买通他们,自然不成问题。如何杜绝“替考门”,除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外,还需要在监管上下功夫。山东在前几年实行了统考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筛除了那些没有学几个月就艺考的人,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替考问题。
作为艺考过来人,我同样憎恨那些为上大学不择手段的人,憎恶那些替考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倘若你是“臭鸡蛋”,即便考上了,心也难得安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