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上海市教委最近将艺术设计、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多个本科专业列为“年度预警专业”,建议艺术类院校压缩10%的招生规模,原因是这些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签约率低。“北京的情况也差不多。”一位资深的艺术学教授告诉记者。然而,低迷的就业并未给火热的报考降温。北京电影学院总报名人数比去年增长近30%;最热门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录取比接近90:1;中央美术学院更是出现“井喷”,报名人数已突破31000人,增幅50%。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艰难,报考者依然趋之若鹜。人人都看得见的怪现象,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地用孩子的一生前途下赌——无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惟一的特例。文化的力量裹挟着的可能是一代人的迷茫命运。
在中国香港地区,没有高校专门招收演员作为大学生培养四年后就业的情况,所以周星驰等人只能通过电视台举办的演员培训班来实现演员梦,后来在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把自己最初的从业经历搬到了大银幕上——演艺明星巨大的光环背后,有太多的黑暗是不被人看到的。
表演以及美术设计等等与艺术门类相关的高校招生连年“井喷”,始作俑者就是考生家长。中国式家长的普遍愿望有二:其一,无论如何要把自己的理想通过孩子来实现;其二是哪个行业赚钱就考什么行业。
两个愿望说穿了都是中国家长最真实的内心独白,起码他们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青春年少之时,没有人做过演员梦、艺术之梦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机会圆梦,很多人在自己未竟之梦寄托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
对于从事艺术工作赚钱快,甚至一夜暴富的神话在媒体的宣传中被放大到了极致。一夜成名的艺术界人士在现实中屡见不鲜,社会价值取向夸大了成功者的辉煌,没人看到“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金字塔结构下面有多少人因为艺术葬送了最宝贵的青春,人们看到的都是“塔尖”上最辉煌的成功人士。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未来中国的艺术界的成功者,是20%、甚至是1%的“笑到最后的人”,事实上现实的回答比任何美好的愿望都来得更残酷。
中国艺考热背后的价值观其实与艺术关联不大,如果说有一个比艺考更能够解决名利双收的考试,中国的家长们会毫不犹豫地领着自己的孩子奋不顾身地加入。艺术以及艺术对孩子一生的意义在哪里,是没有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回答问题的,家长们坦然地会说,“艺术能让自己的孩子赚大钱、在社会上有名位”,孩子们也乐得看到自己因为学习了艺术而变成大富大贵的明星或者艺术家,名利的前置是艺考生家庭的共识和普世价值观,考上了艺术类高校就迈向了物欲生活的第一步。
艺术家和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矛盾,矛盾的是明明艺考在中国成了不归路依然还有人执迷不悟。倘若不是社会文化对艺术类职业的神化以及社会财富分配的失衡,中国家长们也不会将艺术类专业纳入到中国职业化结构优先选择的榜单中。社会风尚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前,家长们“坑害”孩子参加艺考的情况还会继续持续。
三十年前的高考独木桥偏重于数理化,社会氛围认知于——国家建设是不可能离开科技的,社会文化引导着高考的方向。三十年后,高考独木桥上走着的艺考大军,文艺强国的想法是不存在的,家长不知是被谁误导了,但学生一定是被家长们误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