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区区3人,是浙江大学哲学系今年本科毕业生的总量;
热:2010年,超过6万人报考中国美术学院,录取率不到3%;今年该校开放网上报名,报考人数约10万,再攀高峰。
招生的天气,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这边,艺术专业枝繁叶茂,日暖晴烟,好一派繁华盛景。那厢,哲学专业寒风瑟瑟,秋雨潇潇,更添几丝寒意。
大学专业的冷热温差,在选择日益自由的今天,加速扩大。冷门专业会一直冷下去,还是反冷为热;热门专业能否不减热度,还是虚热难除?冷与热的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冷与热的反差,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出怎样的警示?
【冷】
“虽然只有3个人,却是哲学系的胜利!”浙江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董萍教授如是说。
今年,浙江大学5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出自哲学系的只有3人,仅为往年的1/10。一时间,哲学专业如秋风中的枯枝,寒意逼人。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议论纷纷。叹息者有之:哲学没有实际用场,已经不吃香了;质问者有之:是不是我们发展得太快,把哲学弄丢了;建议者有之:必须改变哲学身上的“弱势学科”烙印……
哲学,真的深陷困境了吗?
自主选专业,“哲学三巨头”留守
“他们都是志愿研究哲学的学生,没有任何‘被哲学’成分。”董萍介绍说,之前,浙大哲学系每年本科毕业生保持在30人左右,但大部分是因“服从分配”而被调剂到哲学系来的,这样的“拉郎配”往往导致学生不满,教学质量也不佳。
从2007年开始,浙大按人文、社科、理、工、信息、农、医等学部实行大类招生,一年多的通识教育后,人文学院学生可自主选择诸如新闻、历史、哲学等专业方向,其中3名学生申请了哲学系。
当时第一个报名哲学系的惠春寿同学说:“刚进大学时,并没有清晰的专业意向。在通识教育中修读哲学课时,发现自己对哲学很感兴趣,就坚定信念要读哲学。”
“哲学三巨头”从此成为学校论坛里形容他们的专有名词。毕业后,三巨头中,1人保送本校哲学系硕博连读,另2人被保送至其他高校就读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除2007年外,接下来四届的人数保持在10名左右,趋于稳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哲学系的招生现状。”董萍告诉记者,随着大学生择业观日趋功利化,以哲学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类学科被称为“冷门专业”,学生数量一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