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磨枪派
下午17时左右,朝阳区东直门外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背着画夹的年轻人,他们的衣服或多或少沾染着油彩,他们的脸上有些疲惫又有些兴奋……这是刚从天津理工大学美术专业北京考点出来的考生。他们三两成群,不少人都彼此相识,大多数人又一起坐上了13号线城铁,他们都在城铁望京西站下车,再倒一趟公交车回到位于花家地中央美院附近的各个画室,准备下一次考试。
来自秦皇岛的小黄,望着车外飞驰而过的楼房,有些走神。因为学习不太好,通过普通高考上本科院校的希望不大,小黄听从妈妈的建议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学习美术。由于基础薄弱,高三第一学期她来到北京接受4个月的强化班训练,学费4万元。虽然学费不菲,但强化班老师有不少就来自中央美院,辅导更有针对性,训练强度也更大,几个月下来,小黄感觉自己进步很大。
不过,知道自己的底子薄弱。小黄没有报考中央美院等专业美术院校,而是选择了天津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非专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说到自己报考的这些学校,小黄的声音很低很低,脸上带着些羞涩。“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多给自己几个机会吧!”
记者观察
“终南捷径”易行吗?
“‘艺考700考生,500山东’,你没听说过吗?”来自山东的考生小宋自嘲地说。无论是中戏,还是北电,在校园里采访,总能碰到来自山东的考生。小宋说,因为山东高考分数线很高,有些热门专业的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一,所以,对文化课分数和一些专业程度要求不高的艺考就很受欢迎。艺考真的是一条逃避普通高考的“终南捷径”吗?艺术专业就不需要高素质的学生吗?如果艺术院校挤满了这样的投机者,艺术会不会受到伤害呢?
艺考可以突击吗?
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的小书摊上,《快速充电文艺知识小百科》一书卖得很火,摊主宣称,考试中的文艺常识都在其中;中央戏剧学院门口由毕业生和在校生开设的“考前冲刺及考试技巧培训班”也在火热招生;中央美院办了不少美术类艺考的培训班,这里云集了众多美术基础薄弱的考生,希望通过培训班几个月的突击训练,提高艺考命中率。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认为,所谓的快速充电和突击训练用处其实不大。“‘临阵磨枪’只能加强头脑记忆,但像表演这种专业更强调肌肉记忆,需要童子功。你一出手,老师就能看出你有没有专业基础,像章子怡那样从小学习舞蹈的考生就会比一般考生更有优势。”
美术专业也讲究天赋和悟性,短期突击更难有成效。很多高二、高三才转头学美术的考生,因为对美术兴趣有限,短时间内顶多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技法,考试中也只会生搬硬套,根本谈不上创作,专业的美院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来自新疆的马航,去年9月开始在北京一家美术强化班培训,4个月光培训费就花了4万元。但因为专业基础薄弱,越训练越感到自己和专业美术生之间巨大的差距,心理压力非常大。最近参加几场专业考试,他的分数都不高,现在看来,想考上大学的希望,依然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