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考试——有人欢喜有人愁
艺术考试的艰难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有人形容参加普通高考就像褪掉一层皮,而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则要褪上好几层皮。
1月16日,是2011年省外院校在我省设点的艺考首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门口排起了长龙,来自全省各地的艺考生云集到这里,开始了各自的“校考”之旅。
乐乐(化名)和爸爸早早就开始在考点外面等候沈阳音乐学院的考试,尽管来得很早,乐乐的爸爸仍然担忧地望着前面排队的“长龙”说:“恐怕要到12点以后才能轮到。”在摄氏零下十度左右等上几个小时,“冻僵的不只是身体,还有那颗火热的艺术之心。”乐乐开玩笑地对笔者说。
为了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不少艺考生都会报考多所学校,少则七八所,多则能达到20所以上。其中,每所学校需要考2至4场。每年艺考下来,每位艺考生参加的考试都要达到几十场,这无疑让许多艺考生叫苦不迭。除去身心疲惫,经济账也令许多人忘而却步。按照参加一所艺术院校专业考试需要报名费200元算,仅报考费用一位艺考生至少要花掉上千元,加上路费、吃住,大多数考生总花费需要上万元。
此外,万一自己报考的艺术学校没有在考生所在的省份设考点,考生就必须到外地的学校参加考试,以此类推,若要报考多所学校,考生就只能奔波于全国各地考点。而这样的赶考要持续一两个月左右。“如果报考的学校考试时间撞车了,就必须忍痛割爱选择放弃。即便如此,我还是选择广种薄收,给自己尽量多的考试机会。”今年一口气报了13所学校的彩虹(化名)对笔者谈起自己的艺考之路,眼里早已是泪光莹莹。
然而,在漫漫艺考路上,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让考生和家长们抓狂的是各个学校的报名办法、考试内容、录取规则等都不尽相同。如有的学校采用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报名方式,有的学校是现场报名;有的学校按专业排名录取,有的按高考文化课分数录取。这些不同的规定让考生和家长们越发地糊涂,有时候把招生简章读了几遍还是不明白。“人性化的艺术统考制度能否尽快从试点广泛推行开呢?”彩虹说,她最想呼吁的就是这一点,“让艺考学子们少些赶场的奔波,多些精力应对考试。”
艺考同样“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时间跨度长达两三个月的艺考过程中,越过无数考生和家长们眉头的愁云,人们还看到了与艺考相关的各路商家的笑颜。
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门前的长兴街上,卖各类小吃的摊点把学校门口南北几百米的慢车道堵得水泄不通。就连跟考生关系不大的烟酒店也把握商机,卖起了艺考时间表、参考资料和考试用具。该校附近石家庄市西王生活区西院和东院的居民们,同样没有浪费大好商机,纷纷举着日租房的纸牌在学校门口招揽生意。由于价格便宜,且距离考点近,绝大多数考生也乐得租住这些居民的房子。“一晚上50元就可以搞定。我们一起来了6个同学,现在就住一个房间。”从邯郸赶来考试的刘静(化名)告诉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