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艺术高考拉开大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全面了解2011年高校艺术类招生政策,解决报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新浪网高考频道特别推出“2011年全国重点艺术院校招办主任系列访谈”活动,本期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于丹教授与考生进行网上交流,以下为本次访谈的文字实录:
主持人娄雷: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现在关注到的是我们2011年全国艺术高考招办主任的系列访谈,我们今天的节目将会继续进行,和大家共同关注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为大家请到的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和我们的网友进行交流。于老师,先个网友打个招呼。
于丹:新浪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特别是各位考生、各位家长,大家好!
主持人娄雷:于老师,我觉得会有很多网友好奇,经常会在各类的盛典和一些学术会议上见到您的身影,我们这次做的是一个招生的节目,您也来做客,您是不是给我们大家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天来到这里跟大家聊招生呢?
于丹:我今天一进到新浪就见到很多很熟悉的各位朋友,问于老师今天跟我们做什么访谈的话题啊,其实今天是做招生。大家不知道我本职的身份就是像刚才娄雷说的我是在艺术与传播学院,而且我负责的就是学院的招生、学院的科研,我自己本身是教传媒学科的,所以艺术类招生我这个学院我在这里是可以和大家进行沟通的,因为招上来的本科生就会上我的课,他们会有两种方式上我的课,一个是全学院7个专业的孩子都会在大一的时候上一个所谓的“基础平台课”,我给他们讲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另外就是影视传媒的学生,会在他们的专业课程中接触到像电视学概论、电视新闻采编,这些业务课也是我上的。所以应该说在艺术与传播学院教传媒学科,这才是我的本职。
北师大艺术类专业招生122人 文理兼收
主持人娄雷:我们在前几期节目当中请到中央美院、电影学院的老师做客,大家听说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专业也很好,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比如电影学院学表演、导演,传媒大学可能是传媒、播音主持,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和我们的优势,您也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于丹:大家了解的北京师范大学是一个综合人文基础比较好的百年老校,这样的一所大学我们的学科其实是在综合人文基础上去凸显它的艺术特色,但是我们的很多学科也拿到的很早,比如说电影学的博士点在全国高校中我们是第一个,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点我们是第二个,这都很早,现在艺术与传媒学院有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流动站、国外的留学生、访问学者,整体的一套系统,我们的招生规模也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有10个硕士点,我们的本科专业现在是有7个方向的专业,是影视学、数字媒体技术、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美术学、艺术设计,除了这7个方向以外我们还有艺术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这个加起来一共是10个硕士点。
所以正因为它有很多的人文基础的优势,大家可以想想看,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面每天晚上都会有不同的学术讲座,会有不同的学科在进行着交叉的交流。所以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可以在综合的一个人文交流的基础上去发展他的专业。从我们本学院来讲,我们提倡一种理念,就是不要让学生进行学科的物理式堆积,而要进行化合反应,像我刚才说的这7个专业并列在一起大家是可以联手互动做一些事情的,比如说我们影视学的学生们都会动手做一些艺术短片,同时他们可以去使用数字媒体的技术,可以在他们的平台上做很多的数字处理,同时我们的音乐系专门有很好的录音工程设备,也有这样的专家教授,我们的作曲跟录音就可以加入进来,我们的舞蹈系是多次获得全国大奖,而且舞蹈系在全国的排名中是多次连续获得第一的。这些人才都加入进来,再加上书法系,因为有启功先生来开我们的先河,我们的美术系有大量的国画、油画不同学派的画家,加上艺术设计,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效果很有意思。
我们曾经做过一些展示,比如说我们做一台节目的时候,可能你听见高山流水的这种琴声,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曲子,然后你会看到中国的笔墨之意在舞蹈演员当中,同时利用多媒体在背景上打出我们的设计,在这个台上可能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化合反应,学生都有大量的实践课程模块,其实就是在不同的交叉之中去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实现出来。
比如说我们面向社会每年都有大学生电影节,已经连续办了十七届,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品牌,学生去当评委,去评点全中国当年的这些大片,所以我们的大学生电影节上你可以看见明星云集,最大的导演带着自己的团队来跟本科生一起交流他们的意见,然后我们自己学生的作品也会获奖,也会获得交流。特别是我们学院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很多国家都有交流平台,我们有本科生和硕士生的互访交流,也包括老师的高级互访,所以我们有大量的学生其实会有一年的时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是交流出去的,然后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眼界回来,再动手去做这种呈现,我想这些可能都是综合人文大学的一些优势。
主持人娄雷:对,我觉得很多同学会觉得在这样一种综合性大学中读书,不仅获得的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一份人生的涵养,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您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今年我们会面向全社会招生多少同学?
于丹:我们的招生数字明年基本上是确定的,今年我们的艺术类招生还是122人,另外影视系会有10名统招生,不是艺术类的,所以总体我们录取的规模是132人,这122名分布在7个专业中,7个专业都招生,而且都是文理兼收,大家可以上你们的网站,可以详细的查到我们的资料。
五位考官现场同时打分 保证考试公平
主持人娄雷:于老师,我觉得对于艺考来说大家都有一个问题很关心,怎么评断我,有各种培养模式,考试的时候大家说如果有一个老师喜欢我、一个老师不喜欢我,我不是很吃亏,老师的评定是怎么设计的?
于丹:我们在考官的评定有严格的规程,所有的老师都要写承诺书,为了避免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发生,我们在考场上考官任何一个专业是不得少于5位的,就是说这5个考官同时给学生打分,不得交头接耳的议论,也不得说我写好纸制文本以后再去做调整,大家都是现场打分以后有电子录入系统,直接电子文本会生成老师对你的评价,出现个别的老师对你有偏爱,但是5个老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公平是可以保证的。所以我们艺术类考试是很紧张的,考试一个连一个,所以老师想要方便方便,怎么办?我们一定会选择2个小时或2个半小时10分钟的休息,所有的老师一起去、一起回来,绝不会允许说一个老师出去,场上4个老师甚至3个老师的时候学生陆续再进来,这种情况基本上是被杜绝的,5个考官不齐的时候不得进行考试。
主持人娄雷:您也是主抓这方面的工作,对这方面的工作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公正、公平。
于丹:所以我们招生本着两个原则,第一,向学校负责,招进来优质生源,第二,向考生负责,确保公正。
不要对艺考抱太高期待值 艺考比高考竞争激烈
主持人娄雷:我们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艺考的话题,这可能要为更多的同学去服务了,最近大家都会关注一个现象就是考艺考,“艺考热”这个词已经火了很多年了,您是如何看待“艺考热”这个现象的?
于丹:其实就像我在你们新浪这里做客的时候以前经常被大家问到一个词,于老师,你怎么看待“国学热”,我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我对任何东西过热都不看好,因为热就是明显高于常温,它的另一个极端要想取得平衡就是冷,什么东西忽热之后接下来就是忽冷,我很希望的是恒常的发展、持续的发展,不要出现过热。其实大家知道现在艺术类的考生以后就业方向很好,我们这边出去的孩子可能绝大多数会进入一些媒体,其实我在新浪里面到处都是熟人,我自己的本科生、硕士生在这里面都有大批量的,我去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我去杂志接受采访的时候,经常坐在我对面的记者就是我教过的学生,因为他们的走向去各个媒体、去各个咨询机构,包括进入一些国家机关,应该说整个需求是很好的。
但是过热好不好呢?我们现在发现有些省份专门会有突击艺考的学校,教了学生很多考试的技巧,其实要是我说的话,艺考也不能对它抱期待值太高,其实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去选择他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些专业,当然艺术类招生会让你充满梦想,艺术类招生的好处是让一个人内在的潜力、你对这个世界的激情和想象力有最大的实现空间,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条路?你所选择的这条路跟你的未来走向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很谨慎,因为我们在录取的时候有的时候确实觉得太难了,我们现在的录取原则是各个专业由高到低依次发放准备录取量的4倍发准靠证。比如说我们要取22名,那我会发88个证,这88个孩子必须要参加各省的文化考试,由他的文化考试跟我们艺考的成绩相加再平均除以2,得出来的是他大排队的成绩,从中我们再去录取那22名。其实这是一个相对很公正的录取系统,但对孩子们来讲,有的时候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因为考试的人数基数越来越大,有的时候可能是这个学院整体报名3700、3800人,最后录取了这122人,你想这比一般高考的录取比例其实要难得多。所以一方面我们欢迎大家来进行艺考,我也相信这个学院会给你一个梦想的平台,让你去实现自我。另外一个方面,我也不主张过热,也不主张不符合自己志愿的事情,仅仅是为了一个虚幻的光环而去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