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还是“非诚勿扰”吧
肖应林
艺术,诸如音乐、美术、舞蹈之类,我一直以为,那是很阳春白雪的。在我读高中时,如果听说哪个同学报考了艺术院校,那是让人佩服得不得了的。但如今考艺术专业的居然如过江之鲫了。为何如此呢?奥秘就在于艺术专业对文化成绩要求相对较低,许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包括一些老师,都把艺考当成了一条上大学的“捷径”,而并不是因为报考者对于艺术有多大的兴趣,有多么的热爱,有多高的天赋。
姑且不说修习艺术那高昂的花费,那是别人的自家事,只想问问,被看作是升入大学“捷径”的艺考,真的就能为每个报考者带来让他们惊喜的奇迹么?事实摆在那里:去年,参加湖南师大声乐系艺考的有200多人过了专业线,然而文化线一出来,就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了。更不容忽视的是,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冷”已与“艺考热”形成了鲜明对比。去年,中国社科院的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专业排在最前列。
艺术是一门修养教育,学一点懂一点,对于提高个人素养十分必要,但如果不管先天条件,不管潜力与兴趣,不管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只要文化成绩相对弱一点,就走艺考之路,显然是陷入了非理性的泥沼。事实上,这样的“艺考热”不但浪费了艺术教育资源,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深深地伤害了艺术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