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 艺考简直就是在砸钱
学艺术得花多少钱? 学声乐的常敏直言“我们考学校是用钱砸出来的”。 “半路出家”的她算了一笔账:从高三开始她找了一个较有名的声乐老师辅导,一节课30分钟左右需要200元;音乐考试需有两门才艺,学习声乐之余,她还要学习钢琴,最普通的老师也要100元一堂课;赶考时除了自己的吃住,还要负责陪考老师的费用;为了能更好地熟悉考点考官的风格,需要在当地报考一个好的培训班,花费是1000元左右;考试之前还需要租服装、化妆等等费用……粗估下来她已经花了近2万元。
除此之外,报名费也是一大开支。车婉成告诉记者,她报考了14个学校,每个学校报名费从10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光报名费我就花了近3000元,也不知道这些钱到时候能有什么效果。”
按平均情况估算,“半路出家”的考生高三一年的花费至少2万元,高一、高二时的培训相对没有如此集中,每年花费也需要将近1万元。一个学生从高一开始选择学艺术,开销至少需要4万元左右,还不包括日常的生活开支。如此高消费,如果家庭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难承受。
担心 最怕有人作弊和买指标
来自娄底的周思雯对美术有着狂热的爱好,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向往着以后可以做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去年高考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她今年继续参加艺考,她坚定地表示自己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是她却害怕因为其他原因名落孙山。
“其实外在的辛苦我们都可以接受,怕就怕有人‘实力’比你强很多。”周思雯说起了考试中自己直面作弊的一幕——一名陪考与考生同时报名,并在考场中交换画卷,“我才刚刚构图,那边就已经三下五除二画完了。”
据了解,美术考试现场只有两名监考老师,并没有安装摄像头,这也为作弊者提供了方便。“其实今年的考试算是抓得很严的了,因为作弊要禁考一年,但是难免有大胆的漏网之鱼。”周思雯说。
由于音乐类考试都采取“拉帘”的方式,像美术考试那样的“猫腻”很少见,但是不少学生反映考前联系考官买指标的情况还是存在,尤其外省的院校更为直接。采访中,有学生透露曾有上一届学生用8万元“搞定”外省某知名音乐学院的指标,并顺利入读。严抓替考舞弊考生、学校招生录取透明公平成为许多艺考生最大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