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艺考人数比去年略有下降,就业竞争和高昂费用让学生和家长渐趋理性
提示
“艺考结束后,我在家足足睡了两天!”昨日,已经转入文化学习的长沙市美术学校艺考生余学罡对笔者说。
3月16日,随着本年度最后一场外省艺术学院专业考试结束,主要集中在湖南师大等地参加音乐、美术艺考的高三学生陆续离开,回家休整或回学校继续文化课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漫长而艰辛的艺考之路似乎走完了大半,但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仍是个未知数——文化成绩这道“坎”还在等着他们。
报考 广撒网只为多一点机会
异地赶考,是众多艺考生的必经之路。由于一些外省院校没有在湖南省设置考点,许多考生只能去有考点的城市报考。这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与自己的同学结伴而行,少数则由家长陪伴。而长沙以外的本省考生都得赶到长沙参加考试。
来自湘潭的声乐考生常敏讲述了自己的赶考之苦:“今年1月,我和几个同学就到师大这边租房子,但是当时一房难求。最后我们不得不4个人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晚上两个人挤一张床,白天衣服行李堆一地。”
比起租房子,来自常德的美术考生车婉成表示报名更紧张:“有些学校需要先在网上报名,我们就彻夜守在网吧,不停地刷新网页,有时候访问人数过多打不开页面特别着急,生怕自己错过机会。一个晚上下来盯着电脑都眼冒金星了。第二天往往还要赶去现场排队报名,或者参加下一场考试。”
艺考生之所以四处赶考,是因为艺考生有一个传统——广撒网,采访中不少考生都表示自己报考了十个左右的院校。其中一名不愿意留下姓名的考生透露,自己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报考了30个学校,基本上平均一天考一场。“我报这么多学校,就是想给自己争取更多拿合格证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