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这一年,我们守望相助,甘苦备尝,全民携手重建破碎的家园。
震后19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巴山深处防震棚的黑板上写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6个大字。在号召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中央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启动对口支援机制。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
“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一科学决策是灾后重建中最大的创新。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的江河大川,造就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把北川当作山东的一个县来建”、“都江堰就是上海的第20个区”,“对口援建是检验东部各省综合实力和政治觉悟的窗口”——原来相距遥远的两地,从此手足相连。
江苏人把“苏南模式”带进绵竹重灾区,以市场化手段援建开发区项目;浙江人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创业精神,注入青川那一方水土……资金、人才、产业迅速从东部向灾区集结转移,东部先进的改革经验与管理模式,也迅速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
亚洲开发银行的代表们赞叹:大灾之后,由中央统一安排,发达地区支援灾区的做法,世所罕见。“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是救灾速度和效率的保证”。
对口援建,让西部重镇从地震的阴影里迅速走出,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带来了新的起点、新的出发,加快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步伐。对口援建,让“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找到了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支点,与灾区协力同心,谱写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篇章。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汶川大地震以一种猝不及防的特殊方式,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验证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物质实力”和“制度活力”,也验证了我们党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六)这一年,我们用13亿人的同风共雨,将民族精神的内涵拓展到新的疆界。
“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是那么令人惊讶的现代、灵活、开放”,大地震之后,世界如此感慨。灾难中呈现的伟大中国,废墟上站起的大写的“人”,诠释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一年,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并以无数感人的细节和执着的坚守,给予我们新的震撼。
山崩地裂,灾区人民替整个民族承受了巨大灾难。共和国版图上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做灾区人民最坚强的后盾”,强烈的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升华。
当习惯冬日暖气的山东大汉,在寒冬阴湿的板房里纷纷病倒,北川人感动得喊出“鲁川同心”;当上海人不辞辛劳,为各乡镇重建项目夜以继日地奔忙,都江堰人说:“你们感动了一座受伤的城市”。
真情在这片走向复苏的热土上流淌,感动在奉献者与受助者之间双向传递。灾区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样让全国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山河可以移位、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念永远不会倒塌”。与灾区人民甘苦与共,让每个人深深懂得什么是“祖国情结”,体会了社会主义大家庭血浓于水的彼此关爱。
一场大灾难凝聚起中华民族的意志和情感。曾有人担心,这种精神会在琐碎的生活中逐渐磨灭,那些心手相连的情谊和震撼心灵的感动会让位于世俗的计较,回复于日常的淡漠。然而一年为证,这情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消失。相反,它经历了从“非常”到“平常”的考验,完成了从“瞬间爆发”到“静水深流”的转换。在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中,亿万中国人日日夜夜的坚守,全国人民点点滴滴的努力,见证着抗震救灾精神的永生。
我们看到,在地震初期的生命大营救中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爱国热情,理性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之中。14.5万志愿者赶赴灾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医务人员和教师,深入灾区的一顶顶帐篷、一座座板房——共和国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元素。这种公民意识的逐渐成熟,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们看到,在废墟上锻造的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生命意志,顽强地贯穿于重建家园的历程之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从灾难的记忆中挣扎出来,灾区临时校舍里的朗朗书声,活动板房上空的袅袅炊烟,大地田垄间的滴滴汗水,构成了巴蜀大地最坚毅的表情。不等不靠不要,坚定坚强坚韧,这种生活的信心和生命的尊严,凝聚起缔造明天的深厚力量。
我们看到,大地震中感天动地的共产党人身影,依然行进在灾后重建的艰辛路途上。最危险最繁重的任务,最坚忍最顽强的意志,最无私最动人的奉献,碎石瓦砾之中,英勇的共产党人始终奋战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最前沿。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无数共产党人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党对人民的忠诚,验证着理想与信念的伟大力量。
灾后重建,经年不懈。是亿万中国人的执着与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日益突显,让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不断充实着中国社会进步的底气,不断铸就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软实力。
(七)这一年,我们用共和国的坚韧奋斗,将以人为本的实践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大地震吞噬了美好的家园、和谐的社区、明亮的教室、活泼的孩子,也震毁了灾区群众休戚与共的生活体系,曾经的身份关系,曾经的社会生活,曾经的温暖情爱。
重建,不是纯粹物质意义上的复制,不是依靠简单的物质救助与政策支援来解决暂时的问题,而是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下,将目光放在灾区人民自我发现与自我重建的需要上,尊重他们的生活逻辑,提高他们的“可行性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抗震救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增强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推进物质重建同构建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生态文明……让生命自主把握命运和前途,让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现实的尊重,这是灾后重建的文化意义,也是执政党“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表达。
从共和国首度为平民的群体遇难设立国家哀悼日,到保留地震遗址为灾区人民留下永恒的记忆;从将资金安排的自主权下放受灾地区,到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力促百万劳动力稳定就业;从关爱生者、为灾区干部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到尊重逝者、统计核实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名单……
灾后重建这一年,党和政府格外关注灾区人民的主体意识,在帮助人们走过危机的同时,努力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多人生发展机会,促进文化传统的接续,推进社会的和谐,重振人们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开辟新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唤起了灾区人民自强自救的激情。这种激情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使灾后重建成为新进步、新提升的开端。
(八)在神秘的三星堆青铜时代遗址,出土过许多“纵目”巨人。他们眼观六路,注视着古往今来。
蜀地多难,蜀道多艰,一次次的灾难磨砺,却成就了举世无双的巴蜀文明,成就了川人百折不挠的品格。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但巨大的灾难如何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深切的伤痛如何才能凝聚为前行的力量?
一周年,按照民族的习俗,该为逝去的亲人点上白烛,深情告慰:长者安居,幼者安学;全国相助,同胞相亲;绝路已通,家园新生……
一周年,全国人民将再一次向大地震遇难者致哀,共和国的信心与力量会在13亿人的泪光中再次凝聚、焕发;
一周年,当灾难渐渐远去,伤痛渐渐平复,我们要让灾难变成财富,让人性的光辉永存,民族的精神永在,社会的进步永续。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唤醒了良知,更在于良知和责任的苏醒带来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而制度的创新,会使得公众的热情和力量在未来的征程上有序而持久地释放。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震出了精神认同,更在于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升华为推动历史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一切刚刚开始,重建之路依然漫长。在过去的365个日日夜夜,我们担起了灾后重建的繁重艰巨,也创造了北京奥运会的光荣梦想;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风暴考验,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地震摧不垮我们的信心,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13亿人的精神认同,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正凝聚为一种不屈的力量,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肌体,推动共和国在挑战与逆境中淬火成长。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将以此证明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演进,告慰那些曾经闪亮又骤然消逝的灵魂,让逝者在爱与希望中永生,让生者在爱与希望中前行。
(九)5月12日。又一个初夏。
世界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投向地震灾区的广袤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用眼睛和心灵见证了毁灭。今天,他们重赴灾区,见证复生。
灾难的痕迹已经变得有些模糊,顽强的野草渐渐覆盖大自然的伤口。汶川,北川,映秀,绵竹……这些曾经让亿万国人血脉同搏的名字,在“重建”、“机遇”、“发展”中重现生机。
5月12日,在地震中救出29个人的志愿者陈岩,将以震区里的婚礼,告慰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向世人传递这样的信息:“逝者安息、生者图强,我们应该坚强,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应该追求幸福。”
灾难磨砺精神,苦痛铸就坚韧。民族复兴漫漫征程上的中国人民,以这一年的特殊精神积淀和顽强奋斗,在艰苦考验中慨然前行。坚强,希望,幸福,这些普通人生活与命运的呐喊渴望,交织成中华大地最动人的乐章。
我们的耳畔,再次响起胡锦涛总书记的坚定话语:“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