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表演节奏与影片的整体节奏电影是通过摄影、录音、剪辑、美术、导演及演员集体创作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在电影中,演员的表演节奏是被组合进电影的视听语言当中、组合进导演的总体节奏氛围之中的,因而演员就要以最好的素材来被组织。尽管电影是由蒙太奇及各种节奏组成的艺术品,但演员的表演节奏在其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影片的整体节奏虽然是由导演来把握,但是每场戏中人物的自身节奏分寸还是靠演员自己来把握。如果在影片中,演员的表演节奏把握不够准确,就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整体节奏。例如电影《红嫂》有这样一场戏,红嫂为了使解放军伤员彭林能早日康复,特地在家里给彭林熬鸡汤,结果让她的丈夫吴二给发现了,就询问红嫂。在这场戏的最后导演跳接,切红嫂回答的近景镜头,红嫂应该在这个时候稍作思索,然后再回答她丈夫。红嫂的节奏线应该是外部的迟疑和内部的紧张相结合,内部的紧张是通过外部的迟疑得以体现的。可在拍这个镜头的时候,演员的判断过程太短,说话语速太快,破坏了人物的节奏性,也就破坏了迟疑的延续,同时与对方的节奏也不搭配,使这场戏的层次变得模糊不清,而且给剪辑师也造成了困难,为了符合这场戏的节奏,剪辑师只好把冒着热气的鸡汤剪在红嫂说话之前,用这个镜头来调整这场戏的整体节奏,即使这样也远远没有达到剧本所提示的效果。可见,演员把握好自身的表演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五)、电影中细部表演的节奏把握演员的细部表演的节奏把握在电影中是特别重要的,因为银幕上的任何影像都是放大的、夸张的,尤其是特写镜头中,演员局部的任何一个动作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会给观众带来许多不同的信息。如影片《她在黑夜中》的结尾部分,卡比利亚沉浸在与奥斯卡的热恋中,这时卡比利亚说话的语速由快变得缓慢而柔情,眼睛里透出恬静。可当卡比利亚发现奥斯卡想害她时,这一段朱丽叶塔.西娜的表演非常精彩,从不相信到相信的节奏之间的张弛把握得非常准确,她眼角边肌肉不住的抽动,表现出卡比利亚已经痛苦到极点,一次次的打击使卡比利亚几乎绝望。但朱丽叶塔?马西娜在这里从人物的遭遇出发,在表演上并没有立刻爆发,而是控制住情感,慢慢地向外释放,直到最后抑制不住,才扑倒在地上,痛苦地翻滚着、哭喊着“你杀死我吧!你杀死我吧!”双手拼命地捶打着地面。这一段的表演节奏是渐渐地加强,直到顶点。最后卡比利亚独自走在马路上,这一段是尤其的眼睛里充满了泪花。一种悲痛、无奈而又渴望新的生活的感情顿时油然而生。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卡比利亚的眼睛在镜头里指出:“她投来希望的目光,邀请我们同她一起重新上路的女主人公。这是纯真的、谨慎的、毫不勉强的邀请,我们可以装作以为她邀请的是别人;然而,那目光又是如此直接和恳切,使我们最终无法安于做一名旁观者。”这就是一个停顿所带给我们的信息。整个这一段人物的节奏线索是非常清晰的,舒缓—激动—爆发—平静的过程都是演员自身对节奏细部的准确把握。又如美国影片《毕业生》,达斯廷?霍夫曼饰演的本是一个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优越的大学生。因此他缺乏学习的动力。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他内心却极为空虚,缺乏理想和自主性。一旦大学毕业,他便失去了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不知该如何自我设计,如何走向社会。影片一开始,本毕业后坐飞机回洛杉矶,在机舱里他一脸的茫然神态。回到家中,他仍然萎靡不振,到了社交场合,面对众人的溢美之辞,他更感虚妄,于是逃跑似的躲回卧室。霍夫曼在影片的开始部分一直采取的是缓慢的外部动作,包括他说放的语速、走路的步态以至于神情都是比较缓慢和延宕,以此来表现本毕业后走向生活的失落心态。又如在诱惑那场戏中,罗宾森太太脱得只剩下胸罩和衬裙,本吓得要逃回家,罗宾森太太忙又请他把钱包送上楼来。本进退两难,他心猿意马地既想送上来又不敢送入浴室,犹犹豫豫地放到楼梯顶层台阶,最后放入卧室,然后他骤然面对一丝不挂的罗宾森太太,而此时又因房门被堵逃不出去。这一段戏颇有喜剧色彩,霍夫曼在这一段中的表演也真是淋漓尽致。他首先展示他那惊惧不定的眼神:他眼珠往下一溜便又惊慌地抬向上,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往下看,可就在看的一刹那,眼珠又立即躲向上面。这上上下下眼珠转动的节奏变化,精妙地表达了人物此时此刻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春心萌动的内心活动。由此可见,演员的表演节奏在影片中不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能使影片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演员的表演节奏是不可忽视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回眸远眺,从历史上兴亡交替的循环到当今中国电影表演之发展,都蕴藏着节奏的律动。就让我们在这生命与艺术的节奏中,不断体验并表达出我们对世界以及自身的情感和体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