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与性格
1、节奏对于表演艺术的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节奏……总而言之,在我们生存的每一瞬间,我们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某一种速度节奏。”在《舞台速度节奏》一书中,古里耶夫进一步阐释道:“节奏这个词……表示着程度、程序、匀称的活动等意思。节奏这个概念反映着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所固有的一种条理的品质。比如,白昼和黑夜或是四季的交替、星球的运动、人的呼吸……这一切都是在严整的秩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人的生活和自然生活的过程都具有严格秩序的运动的重复性。由此可见,节奏是反映着宇宙的秩序和协调的一个概念。”
人在任何一个过程当中组织自己的动作,都是为了达到一定具体的目的,对于目的的了解,即这个过程的意义,就决定着动作的节奏。在生活中,目的明确的过程,就会形成一种有机的节奏感,比如白天工作的紧张和夜晚睡眠的放松;与此相反,节奏紊乱—也就是无意义的活动的堆积。每个具体过程的节奏,都是由它的目的决定的,而节奏是作为掌握该顶过程的方法而存在的,简单地说,节奏就产生在有意义的动作中。节奏对于表演艺术的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研究。第一、演员的表演,首先是现实中人的生活过程的再现。既然节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动,所以“电影角色……要以人类的有机性去建立起角色的有机性。……电影演员的创作只有一条途径,就是遵循人类的规律。”第二、节奏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物质存在,也就具有了形式的意义,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中,根据快慢的标记(速度)和强度(力度)来组织各成份之间的关系,又在互相适应的基础上把各组的成份统一起来。而以形式为特征的表演创造与此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表演这一艺术领域里,节奏是通过形体的表现(外在的)和心理的反应(内心的)感觉和理解它,其专业术语被称之为“表演的速度节奏”。它来源于斯坦尼体系术语,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之一。作为帮助演员激起正确体验和情感的技术,也是形成舞台演出节奏和情绪氛围的重要手段。速度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之一;节奏则是贯穿在表演过程中的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例如,常说的“演出不合节奏”,不仅只是针对速率而言,同时也指演员的行动和体验的强度,也就是实现舞台事件时内心情感激动的程度。除此之外,节奏这个概念还包含节奏性,即行动的某种均匀性,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我们说一个人的走动、说话、呼吸、工作有节奏,指的是紧张与松弛、有力与放松、动与静的瞬间均匀而平稳的交替。反之,可以说心脏节律失调、说话结巴、工作杂乱无章等等。斯坦尼说:“剧本或角色的速度节奏要是找对了,能自然地直接地,有时是机械式地抓住演员的感情,激发正确的体验。”由此可见,行动的速度节奏不仅可以激起演员的情绪体验,而且可以创造出一定的情绪氛围,帮助演员准确地掌握好规定情境中人物的任务和行动。在一部影片中,银幕节奏是电影多种手段综合处理的结果。导演的蒙太奇手段固然很重要,而演员作为影片形象直接体现的创造者,表演节奏的掌握对情节冲突的表现力和塑造人物角色的连贯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由于制作工艺的间断性,给电影演员带来了表演过程的间断性。“电影演员不是登上方形或圆形的舞台花上三个小时去创造一个角色的生活,他是进入到一个较小的空间(尽管他周围可能是洛基山),在这个比较小的地方他得把他的剧场表演分成三、四个阶段进行。他希望他能使第一天拍摄时的创造力和第二天拍摄时的创造力相协调,以产生一个浸透着逻辑和想像的整体。”因此,为了剧情内容的集中性和叙事性的连贯,也就是完成每一个场景中各自互为独立而又相对联系的行动,非连续性的拍摄要求演员在完全熟悉剧本和分镜头的基础上,对节奏有着正确的把握。如果对每一次表演中节奏的把握偏向完全独立的行动,角色的性格将无法连成一个整体;反之,如果偏向完全一致的联系,人物性格的亮点有可能无法突出。同时,随着事件情节的发展,对人物节奏的处理也应有所不同,最终体现出人物性格的统一性和多面性。在这个意义上,正如瑞典著名的两栖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说:“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