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表演艺术同学习其它各种科学、技术一样,有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训练和创造角色。
基础训练的任务是帮助演员学习表演的几个基本环节,掌握正常的表演方法,做到"生活"在舞台的规定情境中,真听、真看、真的去感受、去思考,达到表演的真实、有机和自如,为塑造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来说,就是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演员只有在达到这一步以后,他才能接近他所演的角色,开始和角色同样地去感觉。
表演是再现生活中人的行为,这首先要求演员在舞台上的行动像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可是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没有经过训练的演员就如同不会手艺的工匠那样,笨手笨脚不 知道该怎么去做,再加上错误的表演方法和某些习惯势力的影响,很容易引入虚假、做作、装腔作势、刻板程式的表演,在台上紧张、过火、无谓的奔忙,加上漫无节制的手势以及神经质的、机械的动作。"一方面,剧场本身及其创作条件吸引演员去养成这些危险的习惯;另一方面,这些演员本人总是爱去寻找阻力最小的道路,乐于采用匠艺式的'一般'的演技。"这种表演的错误倾向都是基础训练中所要克服的,正如斯氏所说:"由于许许多多的原因,在剧场里,我们一走上舞台,站在一大群观众面前,在当众创作的条件下,我们是完全失掉对实际生活的感觉的。我们会忘掉一切,忘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怎样走路,怎样坐,怎样吃、喝、睡、说、看、听--总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内部和外部怎样动作;我们都忘掉了。我们应当在舞台上重新学习这一切,完完全全象小孩那样来学习走路、说话、观看、倾听。"需要"经常监督学生们,要使他们在舞台上的任何时候都是真实地、有效地、恰 当地去动作,而决不是装作在动作的样子。
基础训练包含着心理和形体的两个方面,要求表演达到内在和外在的统一。生活里人的行动总是有着内在的思想感情活动和外在的形体、表情、语言等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客观外界事物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舌等)作用于大脑,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意识、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在内在的心理活动不通常伴随有另一些外部表现,包括富于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手势、姿态、语言声调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机体生理的变化--呼吸急促、心脏剧烈跳动、面红耳赤、脸色苍白、肢体颤抖、痛哭流涕等等。所以说,生活中人的内心活动总是会以某种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而人的外在动作也总是有其一定内心活动的依据的。演员在舞台上也必须遵循人们行为的这一客观规律,表演不仅要有鲜明、细致、富有表现力的外部动作,还需要有充实的内心根据和相应的感情体验,做到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有充实的内心思想感情活动,按照活生生的人的样子,质朴地、自然地、在机体上是准确而自如地那样去行动,这样才能获得真实、感人的表演。 表演艺术的这一基本要点,是我们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掌握的中心环节。以下分别论述表演基础训练的几个方面。
一、 当众表演下的松弛自如
初次登上舞台,碰到头一个障碍是紧张---由精神紧张导致整个肌体紧张。 造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演员表演所处的特殊环境。
大幕一开,演员孤单单地置身于高大、空旷的舞台中央,几万度的灯光聚集在你身上,照得两眼发花;舞台口外黑洞洞的一片,上千的观众坐在下面望着,你成了众目睽睽注意的中心,这像一股无形的巨大压力挤过来,让你手足无措,局促不安,心怦怦乱跳,嗓子眼发干,浑身冒汗,头也嗡嗡地发胀,脑子里钻出各种杂念:大家都看我呢,我是不是演的很不好,千万别忘了台词,千万别出丑……。环境条件刺激和思想的负担、杂念,主客观交织一起,造成演员精神的紧张。由于精神紧张,引起肌体产生一系列紧张失调的表现,肢体变得僵硬,不能像来时那样从容自若地控制支配了,两手成了多余的东西,不知摆在哪才好;两腿发直,不会走路,还止不住地索索颤抖;舌头也转动不灵,不听使唤……。演员处于这样紧张的状况,根本谈不上什么真实、有机、自如的表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