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的对象是人,观众所关切的也是人,人的遭遇,人的生活道路,人的命运……观众也只有关心人物的遭遇、命运才会真正去关心人物参与的冲突。人物出场不是简单地人物介绍,尤其在一部由人物性格及其相互关系构成冲突的剧作中,人物出场成为开场写作最重要的部分。
在希区柯克的名片《后窗》中,男主人公的出场就很有意思,而且还很有电影感,因为希区柯克向来倡导"纯电影",即:完全以电影手段演示剧情而不靠对白或旁白讲故事,这也是给剧作家的一个好建议,记得让你的剧本更加视觉化。
我们看到,影片一开始,杰夫家的窗帘升起,庭院周围楼房窗户尽收眼底,摄影机徐徐摇摄各家窗户,在近摄了几家有人物活动的窗口后又摇回杰夫家,男主人公杰夫正躺在轮椅上睡觉。随后镜头摇向杰夫的腿部,他左腿敷上了石膏,上面写着"杰夫里斯"(他的名字)。镜头继续摇向旁边桌上砸坏的照相机和后面墙上几幅放大的照片,第一张是一辆赛车的车轮脱出,正向镜头飞来,其他几张也多是车祸、战争等惊险场面。镜头最后又摇向一幅女人头部特写照的底片和摆在旁边的一擦杂志,杂志的封面就是这张底片印出的妙龄女郎时装照。虽然影片到此为止没有一句对白、旁白,或者字幕,但是仍然说明了很多问题。首先,它展示了影片的整个视觉空间。其次,它不著一词却完整勾画了主人公的形象:杰夫是位摄影记者,被赛车车轮砸坏了相机和左腿,眼下只能坐在轮椅上活动;他酷爱冒险,专门抢拍富有刺激性的镜头,甚至不惜自己付出代价;他与一位时装模特过往甚密,很可能会有罗曼蒂克的发展。
开场两三分钟,编导完全靠画面就直观地交代了人物,并为以后剧情的发展做好了铺垫。杰夫因腿伤行动受到限制,但是他的职业和好冒险的个性为剧情提供了最初的动力。作为记者,他好奇心强,遇事喜欢刨根问底。他好动而又不能动,只好以窥视邻里隐私来满足好奇心和消磨时光,透过窗框观看邻里生活就好像透过相机取景器捕捉有意义的镜头,而窥视又成了他战胜腿伤、继续职业生涯的心理欲望的外化。此外,他的冒险个性还引出了与模特丽萨关系的纠葛。
当然能像希区柯克这样有技巧地展示人物,介绍人物,毕竟需要经验和才华,这也需要大家不断学习,多多揣摩。
获得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著编剧奖的《美国丽人》,在人物出场的安排上采取了另外的方法-他人的介绍,自己的解说,加上银幕动作。
影片一开始,我们看到女中学生珍斜躺在床上,手枕着头在评论着自己的父亲:"我需要一个能成为榜样的父亲。我可不希望当我带着女朋友回到家里时,看到他穿着短衫短裤。我不喜欢他这样,他把我妈妈也弄得非常痛苦。"访问者:"你讨厌他?"珍坐了起来:"是的,有时候。"--这其实是女儿对父亲的一个恶评,而父亲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出场人物,看起来他碌碌无为,经常不拘小节让女儿难堪。
然后是俯瞰的街区,这是一片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住宅区。一个男子的画外音冷静而平和:"我叫里特·伯纳姆。这里是我住的社区,这是我住的街道,这是我的生活。我今年42岁,再过不到一年我就要死了……"--这就是刚才那位被讨论的父亲的自诉,这一段画外音让我们明白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当代中产者的代表,他已经人到中年。
短短的两场戏给我们勾勒了一个陷人生活危机中的男人形象,这样的人物出场仍然是非常精彩的。
我这里有一个业余作者的本子叫《大哥不哭》,讲的是一个半工半读在北大学习的农村青年张天宇对从前在农村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作品开始于张天宇骑车上学进人课堂的场面,伴随着画外音的介绍,很快进人记忆中的时空,张天宇以青年农民的状态出场。
这样的开场对观众有一定的吸引力,毕竟,从北大学生到乡村农民的反差是很大的。画外音里说:"我不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我离开校园已经有十年之久了。"这就更让观众好奇,那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张天宇能重返校园呢?
但是,在叙述剧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用细节表达人物性格,尤其是人物出场的时刻,如果在一开场,就把张天宇求知若渴,执著追求的性格特征通过一些细节来表达,而不只是无水账地匆述剧情,也许效果会好很多。
总之,重视人物出场,写出漂亮的人物出场,是写好开场的重要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