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各种技巧,来让对方开口。那么,作为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记者和采访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两者之间都感觉很陌生。因此,也容易让被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距离感,并难开金口。作为有经验的老新闻工作者,他们一般不喜欢单刀直入,而是想方设法和被采访对象套近乎,让对方感觉到眼前的记者很和蔼可亲,值得信赖。如此一来,对方没了距离感,谈起问题来也自然会滔滔不绝了。
有次采访山区一个女劳动模范,笔者就使用了这一技巧。当时,在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被采访对象,原本就很腼腆,一见到记者后就更紧张了。还没等记者向她提问,就已经是脸红脖子粗,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了,且还一个劲儿往后躲。为打破僵局,笔者灵机一动,转移了话题,问她:“您这几年不容易,为带动乡亲吃了不少苦吧。手都裂了好多口子。”记者浓浓的充满人情味式的提问,让女劳模感觉心里暖暖的,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心距,女劳模的羞涩劲也没了。“是呀?每天睁眼闭眼就是想着怎样给大伙跑销路,可没少受累。哪有功夫打扮自己!”女劳模的话匣子一开,可就关不住了。就这样,笔者很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在倾听中提取新问题。这也是最能体现记者采访功力的一步棋。有的记者墨守成规,事先把采访问题一一列入采访本上,逐条向被采访者发问。这种填鸭式的提问模式显得呆板,让被采访对象感觉不舒服、不自然,并导致其不愿多谈多讲,敷衍了事。其实,这种事前充分准备并无不妥。但有经验的记者在充分准备的同时,乐于倾听被采访对象的发言,并喜欢从中发现新问题。同时,还容易激发被采访对象的谈话激情。
因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认真聆听被采访对象的话语,并见缝插针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采访效果。在采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时,笔者总想让其谈谈自己廉洁自律的故事。但该村支书却很谦虚,总不好意思地一个劲解释说:“哪能自己夸自己。”如果村支书不说,记者的采访内容就有缺陷。怎么办呢?那就按支书感兴趣的话题谈吧,兴许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打定主意后,笔者专心地听支书讲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精彩故事”。当他说到自己亲自监工路面硬化场景时,我的灵感来了,问他:“你整天泡在施工现场,顾不上照管有病的老伴,就不怕落埋怨。”
“不仅老伴埋怨,还往里多搭钱呢?”
“为啥?”笔者追问。
“没人照顾的老伴一生气,病情重了,又多加了一顿药吃。你说能不多搭钱吗?”支书回答。
“吃这么大亏,你干的还挺卖力,图啥?”
“要是图挣钱,我早就发了。”支书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怎么个发法?”笔者紧问不舍。
“就拿硬化路面来说吧,我还得罪了不少人。有的人半夜敲我家门送两万块钱想揽工程,都被我撵了出去……”支书就像老朋友聊天一样,详细地诉说着自己拒腐蚀的幕后故事。
结果,采访对象不知不觉把记者所需要的新闻素材全部谈了出来。显然,这次采访的成功之处,即在于采用了在倾听中提取新问题的提问技巧。
旁敲侧击索取法。有的新闻人物,肚子里东西很多,却不容易谈出来。碰到这种情况,记者应不要急于先去采访本人,而应该旁敲侧击,先采访报道对象周围的人,包括这个人的领导、同事、同乡、家属等,了解到足够的材料以后,再采访对象本人。由于记者在采访外围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好多事实,即使新闻人物自己不愿意说,记者根据已掌握的事实进行实质问题提问,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得到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记得采访一位京郊农民企业家时,他脑子有很多东西,但他很谦虚,不想自己出名。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欲言又止,东扯西扯就是不入主题。记者只好采访了他身边的同事、妻子和以前的同学等。结果,记者在被采访对象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新闻材料。
见机行事,直拉主题法。在采访中,经常有新闻人物不按记者的提问去回答,而是比较爱“张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假如,记者打断其谈话就显得有失礼貌,但如任其自由发挥,又让记者获取不到自己所需材料。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记者应见机行事,直接把话题拉到自己所提问题思路上来。
在采访一回村任职的致富能人支书时,其凭借在外见过世面的阅历,对记者的采访主题似乎不感兴趣,老大谈特谈自己的创业经历。无奈,记者只好洗耳恭听。当他说到回村任职时的话题时,记者见机行事,立即反问他:“致富您是能人。可回村任职对你来说可是新岗位,需要重新做起。面对新挑战,你有压力吗?”“没有压力是瞎话,但我放着好好的企业不干,目的就是铁了心要带领群众闯市场,走致富路……”正是记者的见机行事,直拉主题法,把支书的话题引入了“正轨”。
身心投入,让其有感而发。笔者有条原则:无论任务多紧急、采访困难多大,都到现场采访,找当事人采访,必须采访充分,否则不写稿。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身心投入。记者身心投入了,就能走进人民群众中间,同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接触。就能感染对方,使对方有感而发,真情流露。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吃苦也是技巧。
有一次,笔者去一个镇采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计划,采访时间需要一个星期。但由于这里的党员听说记者来采访后,心里直发慌,怕说错了话,亮了单位的“丑”,在采访过程中,大家都避重就轻,不愿多谈整改的具体措施和事项。此次采访,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记者蜻蜓点水地去一下,走马观花地转一转,也可以完成采访任务。但笔者认为,寻访事实真相,是记者的天职。只有眼睛和腿脚的“深入”,才能写出好稿子。于是,记者一对一地和科室党员群众交朋友,促膝交谈,寻找与挖掘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不料,期间笔者爱人和孩子发高烧,无人照顾,他们多次打电话到该镇,催促笔者回家照料他们。但笔者最终还是坚持到采访任务结束。
正是笔者执著的身心投入,打开了该镇党员群众的心扉。7天时间里,笔者顺利地采访了50多个党员群众,并采编成大块头稿件在刊物上发表后,获得了党员群众的共鸣和高度好评,宣传引导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