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向来因为其包罗万象、头绪繁多而令人望而生畏,学生一旦捧起语文书来总觉得老虎吞天、无从下口,所以复习效率普遍较低。大家对自己的语文复习总显得底气不足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因此而忽视语文复习显然是不明智的。问题的关键是不少同学对语文复习不得要领,其实,只要将力气用在刀口上,那么你的语文高考成绩肯定会有很大的起色。
一、重视基础积累
许多知识概念不作为考试要求,高考复习也不必在概念方面多费时间,识记类题目,如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甚至包括课外古诗文名句,没有必要作为复习重点加以系统整理。这方面的很多知识有赖于多年来的长期累积,不能指望高三阶段进行恶补来完成,这样做的结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所以,不妨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课内背诵篇目都必须做到烂熟于心,而且保证书写无误。
2、必要的诗词曲常识,比如诗歌的押韵、体裁、题材、对仗、典故、语言风格等要有所知晓,能够辨识。
3、掌握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侧面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是常见的考题,这些概念切忌张冠李戴。
4、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包括一定量的实词、常见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倒装句式等等,要做到能够识记、辨识与运用。
二、养成“反刍”习惯
阅读题最主要复习任务就是将自己平时的练习错误加以整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这种方法说来简单,但真正落实到实际学习中并不容易,很多学生忙于应付高三大量的作业,到处奔波家教补课,却无法静下来自我反思。结果,很多应该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成了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复习效率低不仅由于学科特点,也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如果你也尝试“反刍”的话,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细读文本。无论日常练习与考试,很多失误是由毛躁造成,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回答,这是语文考题的一般要求,不能置之不顾。不认真审题,不细致阅读文本,想当然答题,匆匆地落笔,结果造成无谓的失误。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考试心态,做阅读类试题时有可能遇到信息陌生度较高的文本,有些同学可能产生焦躁情绪,其实,很多试题只要你静下心来细读原文,根据你所读懂的内容推测读不懂的内容。不难理出头绪,找准答案。
2、吃透考纲、考点。只要平时能有意识地将每一道试题与考纲中的考点对应起来分析,形成习惯就会分辨这道题的考点所在,那么,也就知晓自己在哪些题型、哪些考点上相对薄弱,才能真正有目的地去强化巩固,否则,盲人摸象,做无效重复操练,不能抓住问题要害,只能使自己愈加急躁。
3、梳理答题思路。高考阅读题一般而言总有它的答题思路所在,这是复习训练的常规动作,一般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聪明的学生应该更进一步,明辨不同题型的答题要求及答题思路,当你看到开头段的作用时,你就想到可能的答案是:“总起全文”、“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明白题干中“目的”、“意图”与“主旨”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在文中的意思”不同于“表达作用”等;经常捕捉你答题中遗漏或者不足之处;对吃不准的问题要尽快解决;要善于发现老师讲课内容的不足与参考答案的破绽。这样的自我梳理才是一种主动学习的策略,也是最高效的复习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