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语文卷:也有风雨也有晴
江苏省苏州十中 沈郁菁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沈郁菁 ,从事高中教学26年。苏州市十杰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2010年江苏语文卷今天出炉了。七年之痒虽无,但也有风雨也有晴。试卷立意追求人文底蕴传统美德,对考生有精神引领的作用,这可以文学类阅读材料的选用为确证。总体而言,今年试卷依旧呈现明朗之色。江苏卷每年都难免瑕疵,今年则有“风雨”,巨者为15分之论述类文本竟然与2008年湖南卷相同;小者如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窜入了外国文学常识、古诗鉴赏硬植入了名篇名句背诵。下面试作分析。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15分。读音继续完全落实在多音字的考查上,为寻求对比词,甚至启用了背诵篇目《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之“参”与较为专业的“叶韵”之“叶”,此为历年仅见;本题选项“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的判读难度不大,与往年持平。第2题采用选择“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较去年病句题难度下降,四个成语均常见,A项“满城风雨”误在贬词褒用,B项“防患未然”与已然语境相违,粗心者会错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C项“信手拈来”用于捡拾垃圾显为误用,正确是D项“入木三分”。第3题要求在一段240字的语段中,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分值4分。这是江苏卷近年来惯用题型,只是去年是人文内容,本次则为科学知识,难度较大,答题中当扣住“吸碳、分泌、催化剂、光合作用”等词语思考。第4题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入题,第(2)小问是: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此同去年“汶川地震博物馆留言”如出一辙。这是江苏卷抹上了浓浓的时尚色彩。但第(1)小问却是:“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命题指向出现了明显偏差,成了文学常识的考查。
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19分。节选自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文段约550字。选文文字清畅,叙议融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中夫妻之情与朋友之意浓郁可人。第5题当为B项“其平居语言容止”(误“容止”为“形貌”,应为“容貌举止”)。遗憾的是D项“庶几”以“希望”释之,则未尽妥帖,似为“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意。 第6题选出“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考生应可囊中取物。第7题C项“西兵进攻江淮地区”未必确,“谢氏仰天长叹,忧心仲仲,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说法与原文“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脱榫,考生当可选对,但D项能形成干扰。第8题10分翻译题具体如下:(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两处倒装当为重点)、(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以”为“因为”,“其”为第一人称代词“我”是难点)、(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所交”“是人”及反问句式须落实)?
第三部分古诗词鉴赏,10分。第9题取材名人王昌龄名作《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设置三小问:(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今人周啸天先生其实对此早就有精彩解读。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第四部分名句名篇默写,8分。2009年突发奇想,考查今人毛泽东词句,命题者事后虽有解释,但究竟牵强附会,今年回归正道。《诗经·氓》默写首次入题(课本并未收录),“不见复关,涕泣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其次分别考查了:“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百里者”、“疑义相与析”、“剑阁峥嵘而崔嵬” 和“不知天上宫阙”“又恐琼楼玉宇”。名句布局不变,高中4分,初中及课外各2分;命题者出手也还宽柔。
第五部分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3分。文本选用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阿城具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溜索》,约1100字。全文显示了作者小说的基本风貌: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本文与2008年汪曾祺的《侯银匠》在情感与价值取向上完全同调,这也表现了江苏命题者的一贯追求。四道试题,设置的点依旧不变。两道着眼写法:一为分析某一语段的表现特色;一为衬托手法的考查: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两题考查内容:一是“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另一要求探究“驮队飞渡峡谷”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难度与《侯银匠》《上善若水》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