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八中学 虞和伦
地理是一门既属社会科学又属自然科学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内容广泛文理兼备,在中学各学科的学习中如能做到互相渗透,理解,无疑会使各学科的学习如虎添翼。
1.在诗情画意中感受鲜活的地理环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净,惟见长江天际流。”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春天富有生机,能见度好,下游水文江阔水深。
“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同是春天,非季风区的西北寸草不长,荒漠景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正月十五满月日,明月高悬整夜昼,情景交融气氛浓,一地文化一地生。“春城”、“冰城”、“硅谷”、雷州半岛等一城一地,地理特色一言以蔽之。
2.用数学思维的方法学习地理
地球表面经纬度的确定如同数轴,东经和西经北纬和南纬度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唯不同的是数轴上表示的量是无限的,而类似数轴的经度纬度数都有极限。时区的划分也是如此。我们进行区时换算时,如采用数轴的计算方法就要方便多了。用经纬度表示点的位置具有唯一性,这对航空、航海、地震、天气的报告都很重要。地球表面上点与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的地球大圆的弧线。正因为如此,难怪北冰洋上空的航线成为亚欧与北美的捷径。用数学方法思考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等的计算可摆脱公式的记忆,何乐不为。
3.用物理化学原理解释自然地理现象
无论是季风、海陆风还是山谷风均是同一水平面上两种不同下垫面组成物质的热容量不同而造成的气压差异所形成。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形成的共同原因则是暖湿气流在上升中降温导致水汽的饱和差减小而增加降水的几率所致。其他如自流井、风力、密度流等同理可释。省力的学习,难忘的记忆由此而成。
4.用阴阳学说解释地理变化规律
自然界所有现象发生发展变化均有规律可循,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一切事物都在沿着时间维不断演变。有规律性,也有周期性。万事万物,阴阳互动,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我们应该用物极必反的观念来认识自然规律。
如:由于地球运动,一年中上海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该天过后阳极阴生或物极必反,到冬至日上海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之小均达到一年中的极值,以后阴极阳生上海昼渐长夜渐短,正午太阳高度一天比一天大,抵夏至日达全年之最。重蹈上述规律。其他如月相的变化,潮汐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周而复始的动向都摆脱不了阴阳互动物极必反的规律。有了阴阳的认知观念,加上完善的时空观,你的思维脉络就清晰了。当然特殊情况因地而异,同样不违背哲学思想。
中学各学科中地理学科亲朋好友众多,一个好汉三个帮,应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助推剂作用,互动共长,平衡发展,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