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晓霞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
内容摘要:色彩教学是高中美术专业学校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如今很多美术特色高中招收的新生中,有一大批美术零基础的学生,因此如何提高色彩教学的效益就显得尤为迫切。我所任教的学校就是一所美术特色完中,高一新生入学时90%以上学生美术基础为零,学生既要学习美术,又要学习普通高中的文化知识,因此,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教学实效成为我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的是提高色彩教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规范的小色稿训练能培养学生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的能力;风景写生中的大师作品色彩移植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静物摆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色彩基础并且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视觉艺术思维能力,为今后在视觉艺术领域再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色彩 零基础 有效教学
哥德曼和伯内特在《约翰尼需要阅读》一书中敦促教师在常规的人文学科中给视觉语言的学习留点空间,因为“没有这样的训练,学生从学校获得的将越来越少,逐渐成为无用的公民。他们被电影、电视这些无头脑的、使人入迷的东西洗脑、操纵、促动。但是,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才会从正常的学校教育经验中获得更多,而不是成为输送带上被动的乘客。”因此在探索色彩有效教学的同时笔者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及视觉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除却带有一定功利性的应付考试之外,带给学生终生受用的以后能进行继续学习的本领。色彩零基础的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上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如白纸般的学生身上进行视觉艺术能力的有效教学的研究,为学生以后长远的艺术之路打下坚实宽大如金字塔底座般的基础,作为美术专业教师责无旁贷。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学科学化运动,主要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本文所讲的如何进行零基础色彩的有效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把色彩基础知识的核心要点通过简明清晰的讲解和切实有效的训练进行有效教学。使学生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表现方法,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为学生在今后艺术领域的再学习打好基础。
一、小色稿训练是有效教学中最优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有效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在色彩学习中,色调是表现画面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色彩绘画中的难点所在,而对于初学水粉的学生而言,往往只能看到颜色看不到色调。在此环节中,笔者采用小色稿训练的教学策略,用小色稿的方式去练习,一可以节约时间;二迫使学生抓住对景物最初的瞬间感觉;三要求学生用大笔作画,概括整体地画出大的色彩关系。总而言之,小色稿训练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到色调的统一处理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小色稿训练具体实施:
1.学会色调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即眯起双眼,对整组静物上下左右前后整体看,减弱形体,以色块为主,寻找色块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课前用Photoshop软件处理静物照片,模拟以上两种色调观察法及看到的效果,清晰直观。如图:
2.引导学生找寻把握色调的几个关键点。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同类色调和时,用色轮+大师作品+本校学生作业三位一体进行阐明。
同理,在讲对比色调、光源色调以及大调和小对比时,也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
3.画小色稿。学生学会了“看”即整体地看之后,就要学会“画”——画小色稿。舍弃细节,注重色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用大笔作画是画小色稿的三个原则。小色稿与长期的色彩习作最大的不同,在于侧重点有所区别。长期色彩习作追求画面的完整性,从素描关系到色彩关系,画面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层次,而小色稿只是把精力集中在色彩的统一性和大关系的完整性上。
小色稿训练前后作业对比:以下是某高二学生小色稿训练前后的静物小色稿作业对比。
静物小色稿练习
从学生小色稿训练前后的作业对比可以看到,通过小色稿训练有效地达到了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提高画面色彩的组织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概括画面,整体地处理大关系、大色块、大色调的基本技能。从学生的课堂作业反馈来看,85%左右的同学达到了教学目标,因每人个体差异,即使当堂作业上不尽人意的学生,通过再交流,基本掌握了色调的观察方法和理解了色调的组织规律。
二、色彩风景教学促进了有效教学之学生的发展
有效教学的提出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所以笔者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现行的美术高考专业考试色彩部分大多考静物和人物,极少涉及风景题材,因此很多美术学校和美术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只追求升学目标,缺乏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长远目标,忽视了风景写生。有别于室内静物写生的稳定光线,风景处于外光中,日光移动,一日之内,从早到晚,色彩变化很大,这对于锻炼学生色彩的敏感性、写生技巧及作画激情十分有益,而在艺术上的取舍、提炼、概括,以及有所感悟之后当机立断的表达能力和美感培养方面,更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空间和机会。因此风景写生历来是我校色彩的必修课之一。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体现了色彩风景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控制风景色彩画面感受之色彩移植训练有效促进了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
传统色彩理论对画面的指导作用主要还是如何还原客观物象,但在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中,这种理论已被打破,艺术家们色彩的强与弱应根椐画面的需要来分配。风景色彩更要求学生具有对色彩的敏锐感受力和对色彩的主观表现力。
好的画面要求作画者必须有敏锐的色彩感受和分辨能力,从生理因素上看其中包含了一定的天赋成分。但是,专业的色彩基础训练本身就是一项后天的实践锻炼,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
1.从印象派入手,临摹学习研究光色的变化。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干草垛》系列和《鲁昂大教堂》系列是很好的临摹范本。
2.在已临摹好的作品上选取颜色并进行归纳,在新的画面上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幅新的作品。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总结,多看(大师)、多想(构图色调)、多动手(有针对性)、多积累(反思总结)。
通过色彩移植训练学生深入体会了大师作品的精髓,并且通过新画面表达了色彩的主观感受,拓展了艺术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在今后艺术领域的再学习作好准备。
3.风景写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良好教育契机。在野外写生中,用激励赏识法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在面临专业学习的低谷时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在艰苦条件中锻炼学生百折不挠的毅力;通过集体生活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近距离接触乡村生活,去学习关爱他人等,这些优良品质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在有效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引导学生参与静物摆放体现有效教学的学生主体地位
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活动起来,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霍林姆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色彩静物写生之前的静物摆放,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摆放即将要画的静物,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物体的高低形状对比变化、物体间的色彩搭配和黑白灰关系的设置,还能锻炼他们色彩搭配能力以及对整个画面节奏感的控制能力。如教师故意把厨房类、水果类、学习用品类等不同主题的静物杂乱地混在一起,请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摆放,当然,在这一环节的实施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引导学生自主组合静物之前,教师必须借助大师的静物作品和优秀的静物色彩范画讲解分析色彩组合的和谐美原则。
学生在进行静物摆放这一环节时,整个状态往往是非常兴奋的,他们完全投入到了对于静物组合色彩和谐美的思考中,最后摆放出来的静物也是他们静物写生练习的主题,对于实际绘画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学生已经在摆放静物的过程中有所了解。这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了静物色彩绘画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有效的色彩教学除了传授色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对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培养学生,并不仅仅是为了把他们送入大学,还要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色彩有效教学的研究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提高色彩学习效率至关重要,色彩小色稿的训练除了使学生养成整体观察和整体作画的习惯外,还对色调的整体把握有了很大的提高;色彩风景写生中控制风景色彩画面感受之色彩移植训练有效促进了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主动参与到色彩静物的摆放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色彩有效教学的研究之路还很长,我们还要结合学生的时代发展特点,将不断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