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千军万马的高考大军中,存在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就是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说他们特殊,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们都怀有艺术方面的一技之长。其次,他们每年都要比普通考生多一层考验,那就是在新年伊始举行的艺术专业课考试。专业考试都是由招生院校自己主持的,为了增加通过的保险系数,许多考生都是全家出动,辗转大江南北,参加不同院校的考试,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每值考试之际,有限的几所艺术院校门口,总会有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盛况。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形下,考艺术院校究竟要做怎样的准备?学习艺术的利弊何在?考生的前景究竟如何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接近了这些正在紧张备考的同学,和他们共同品味了艺术考试的酸甜苦辣。
为了梦想 选择远方
一、一个美术考生的一天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经由知情者指引,我在郑州市铁路子弟第六中学(郑铁六中)周围的小巷里七弯八拐,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小老乡王炎求学的创世画室。为了准备2月份在郑铁六中举行的美术考试,他提前数月就离开了家乡南阳,寄宿在这家各方面条件都不尽如人意的小画室里。
相同的地域背景很快打消了我们初见的拘谨,利用自己学习生活中难得的闲暇,王炎对我高兴地谈起了自己的成长、生活、理想。
据王炎介绍,每年的这个时候,河南各地的艺术考生都会聚拢到郑州来,纷纷在郑铁六中附近安营扎寨。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靠近考点,更是为了利用铁六中这个美术高中的教学资源和浓厚的备战氛围,做临阵前的最后磨枪。
“看到学校门口报喜榜上‘清华大学’几个字,哪个高三生都会耳热心跳!”王炎笑着说。
说到学习美术的初因,王炎有些莫名地激动。他强调说他是真的爱画画,显然,在他眼里有的美术考生并不爱好美术,只是看中了艺术考生和普通考生间巨大的录取分差。他从小就喜欢涂涂抹抹,后来走上美术之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对美术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后,他选择了壁画作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因为他觉得这个画种装饰意味很浓,可以和生活贴得更近。
谈到有些考生并不由衷地喜欢美术的时候,我忽然有了一个疑问:“既然有的考生并不是真的爱好美术,那么在天分和专注程度上肯定要输于这些真正热爱艺术的考生了,这样,不就更有利于像你这样的考生脱颖而出了吗?”没想到当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的时候,小王苦笑了一声,他说:“由于教学条件、年龄的限制,除非天分极高,学画到一定程度容易遇到‘瓶颈’而很难再进一步。我自己就遇到过这种情况,眼睁睁地看着许多原来不如自己的人逐渐赶上来,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人才同质化严重,考试的非确定因素很多,有时候甚至有运气的成分。
为了应对这种情形,考生普遍采取了“广撒网”的战术。王炎就给自己安排了12场考试——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每四天就要考试一次。如此之长的战线给人带来的体力和精神上的困乏且不说,光是报名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谈话暂时告一段落,王炎又开始下午的功课了。在这个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错落地坐着十几个人。王炎摆好画架,拿出工具,准备完成一幅素描。早上太阳还没有露头的时候他就已经起床了,在画室坐了整整4个小时,画了一幅水粉。下午五点半下课,晚上则还要练习速写。
“这是我们基础差的人两天的工作量。”旁边的同学有些羡慕地说。
两个月来,他的生活就是这么沉重而有序。单调和远离家人朋友的寂寞压抑,他都在默默地承受,只为着心中的那份理想和对光明前景的向往。他确实有理由向往。据笔者了解,与美术专业密切相关的艺术品和装饰品、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这无疑都给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和王炎说再见的时候到了,投入的他只是扬起脸来对我笑了笑就又埋头画了起来。是啊,“天道酬勤”,他和我都信奉这句话,虽然存在许多变数,但是,我相信像他这样的“良马”一定能够遇到自己的“伯乐”的。我在心里默默祝愿他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