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生剧社。1960年,原江苏省戏剧学校开设话剧表演、舞台美术及编导专业,该三专业于1969年并入南艺,改建为戏剧系,1973年招收话剧表演和舞台美术专业学生,陶泽如、钱态、吴志远、林达信、李乃光等皆为此届学生。后因故停办。1998年12月恢复办学,成立电影电视艺术系。2006年1月发展为电影电视学院,这是南京艺术学院在创建国内一流综合性艺术大学总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此举将进一步完善全院学科布局。院长陶泽如,国家一级演员,2005年12月跻身全国50名“优秀电影艺术家”行列,受到国家广电总局表彰。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钱态,国家二级导演,2003年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又获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影视学院现设有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影视策划与制片)四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影学1个硕士点,计划于2007年增设影视美术专业,今后还将积极创造条件,增设导演等专业和博士点。截止2005年上半年,共有在校生263名,专兼职教师40多人,其中,在职教授3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先后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引进青年教师10多人。目前,青年教师中1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4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2人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6人正在攻读MFA硕士学位,在编年青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含在读)的比例将近80%。并延聘30多位在宁高校教授、专家,省、市、部队剧团的主要导演和演员,形成实力雄厚的专任教师队伍。逐步建立健全了专业教学文件、教学大纲,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从事戏剧、电影、电视、广播及其他大众传媒工作的艺术人才。已有三届毕业生近180人,100%就业,分布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话剧中心、上海儿童艺术剧院、江苏省话剧院、前线话剧团、南京市话剧团、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众多艺术单位以及高校,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影视学院师生一直积极参加艺术实践,取得累累硕果。表演专业学生已经成功汇报11台毕业大戏,真正是“江苏话剧的希望”之所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奉献的2台毕业汇报演出以其独创方式得到业内同行、专家的广泛好评。100多人次在《黑洞》、《大江风雷》、《生存系列之民工》、《第五个空弹壳》、《心跳》、《杨洋三嫁》、《宝莲灯》、《背水一战》、《营救》、《第一次亲密接触》、《平头百姓》等影视剧、话剧中扮演主要或重要角色。其中,学生参演的电影《背水一战》获中国第八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话剧《平头百姓》获中国第十一届文华奖文华大奖、第二届全国新剧目交流汇演金奖,电视剧《营救》获2001年全国第22届电视剧飞天奖短篇电视剧三等奖、2002年全国第20届金鹰奖优秀电视剧短篇奖,电视剧《花季雨季》获1999年全国第17届金鹰奖最佳故事片奖。
2005年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响亮提出“抓党风带教风促学风”口号,取得可喜成绩,社会反响热烈。在南京艺术学院2003—2005年度本科教学成果评比中,表演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表演专业表演课和台词课分别被评为一类和二类校级优秀课程(群)。原创话剧《<人民公敌>事件》9月底参加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的“南京·2005江苏省优秀剧目展演”,10月份赴北京参加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戏剧演出展”,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及《中国教育报》、《中国文艺报》等近30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赢得广泛赞誉。在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的2005年“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中,一举夺得1个节目一等奖,1个节目二等奖,1个作品奖;1人获导演奖,3人获优秀表演奖,2人获表演奖,1人获编剧奖,并获优秀组织奖。9月,两名学生代表江苏省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爱我中华 心系国防’全国国防教育电视演讲大赛”,双双荣获三等奖。10月,八名学生代表江苏省参加华东六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05年度首届华东电视主持新人赛总决赛,1人获青年组季军,7人获优秀奖。7月,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的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小品《朋友》参加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一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发展中的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正在成为我国又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影视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繁荣影视传媒艺术事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