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题:筑梦之地--北京电影学院走过65周年 新华社记者张漫子 栉风沐雨、弦歌不辍,终迎来春华秋实。这个金秋的周末,北京电影学院星光灿烂,从这里走出去的几代中国电影人齐聚于此,欢庆母校65岁生日。 电影,是人类思维的革命,是文化的载体,是梦想的合集。1950年-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65年历史,是新中国电影的缩影,也是国家文化记忆的一个切片。 峥嵘之路:65载迎来春华秋实 17日傍晚,母校用红地毯,迎接学子的归来。 正在拍摄新片《长城》的导演张艺谋赶回母校:“我是78班摄影系的一员,是学校亲手培养出来的,我们对母校永远有一颗感恩之心,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摘得第46届金马奖影帝桂冠的演员黄渤回来了。他说:“在这片土壤,艺术本身是可以探讨的。这份自由为中国电影幻化出无限生命力和可能。” 获得第41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的导演陆川说:“感谢母校,让我像一块干了许久的海绵,一下子丢进水中,特别地充实和幸福,特别贴近电影的本质。” 一届届毕业生们归来,他们说:在北影读书的日子,是他们最珍惜、最快乐的时光。 从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到华表奖奖杯上,镌刻着多位从北京电影学院走出的电影人的名字。 不论是柏林、戛纳,还是威尼斯电影节,随处可见北影学子的风采与足迹。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片占地仅105亩的校园中走出的毕业生,共囊括金棕榈奖1个、金马奖8个、香港金像奖7个、夏衍文学奖10个、金狮奖3个、金熊奖3个、银熊奖7个、飞天奖20个、华表奖68个、金鸡奖68个、百花奖40个。 这里走出了陈强、吴贻弓、谢飞、黄蜀芹、李前宽、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李少红、贾樟柯、陆川、唐国强、张铁林、王志文、宋春丽、蒋雯丽、徐静蕾、蒋勤勤、赵薇、陈坤、黄晓明、姚晨…… 65年来,这里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之美誉,实至名归。 选择坚守在北影的表演系教师黄磊,一语道破北影人才辈出的奥秘:“学校重要的不是大厦而是大师。学校占地虽小,却不乏大师涌现,影响着中国电影,甚至影响着某个时代。这里的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把学生的未来当成自己的未来,会把学生的发展当成自己的发展,所以才会那么执着、那么专注,那么用情。” 砥砺前行:新中国影人的电光幻影之梦 1950年秋,石老娘胡同四号院里来了38名学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迎来了“自己的电影大学”——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 1950年和1951年,研究所分别招收了两个演员班和一个编剧编辑班。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 在袁牧之、吴印成、陈波儿等人的支持领导下,襁褓中的北影,虽教学设备短缺、条件简陋,却已汇聚从事文艺工作多年的艺术家,蔡楚生、夏衍、俞平伯、老舍、艾青等先生,躬亲传授电影艺术与技术,奠定了北京电影学院刻苦严谨的学风与一脉多元的传统。 筚路蓝缕。北京电影学院始终与中国电影一道,与民族共命运。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址也从石老娘胡同到小西天,从沙河朱辛庄到现在的西土城四号蓟门桥。 经历孕育、创建、发展、腾飞的风雨历程,秉持“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学院精神,北京电影学院逐渐完善成为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硕士、博士的多层次电影专业人才培养学校。65年来,老师们身体力行告诉学生,身为电影人不可忘记的是“传统”与“情怀”。 再踏征程:电影强国的使命与梦想 电影是光影,是艺术,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 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始终同追求民族化和现代性紧密连在一起。 201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据统计,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逾175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近55%,其中国产影片达85.8亿元,占比49%。 电影是教育,是哲学,是时代的经历与梦想的合集。 回首百余年峥嵘路,历经了110年变迁的电光幻影,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散发出熠熠光辉,内敛但不失活力的中国文化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元素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说,北影办学特色鲜明,未来将秉承“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精神,发挥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优势,一如既往用矢志不渝的信念和豪迈气魄,书写电影教育的华丽篇章。 光影交织,承载着时代文明的又一轮光辉,也拉开了电影教育的新一页。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扩容与迅猛势头给世界电影产业带来惊喜,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银幕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表示:北京电影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电影专门人才,肩负起电影强国梦的光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