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李月红 王婷 李文芳)盼望着,盼望着,浙江人的音乐梦想即将成真! 富春江畔,音院山居。坐落在杭州西湖区象山区块的浙江音乐学院(筹)即将竣工,9月,它就将迎接全国高校设置评委会评议,成为浙江第一所音乐艺术本科院校。 这是在中央领导和历届省委、省政府关心下,浙江文化强省、教育强省建设的一件大事,这是浙江人实践“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又一盛举。 百年前,浙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源地之一。长久以来,浙江人的心里就埋有一个音乐梦想——能否在这块土地上诞生我们的高等音乐学府。世纪悬望,追求有韧,音乐梦圆! 十八年间,风雨兼程。而今,作为我省文化事业的“新地标”,“浙江之音”将从这里启程:一场场音乐演奏加速落地满足全省百姓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批批音乐精品陆续诞生广为传唱,一群群音乐学子从这里走向社会不断丰盈人类的精神世界——加快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将掀开历史性的新篇章! 梦起:建立浙江音乐学院,是浙江人民期盼已久的梦想 岁月如歌,大音希声。 1914年,西子湖畔,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来了一位老师李叔同,他在课堂上开音乐课,教钢琴,授西方乐理。年轻的人们在歌声里找到了精神寄托,学生丰子恺惊奇地发现,“音乐能永远保住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只降临于天真烂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间。” 作为吴越文化发祥地,百年来,音乐基因汩汩流淌在浙江人的血脉里,从未中断过。著名音乐家顾西林、周大风、施光南等在这里留下足迹,一批批深爱音乐、身怀理想的年轻人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批批浙江音乐人,扎根生活,汲取养分,为浙江、为中国弹奏出篇篇向美向善的新乐章。 时代变迁,初心不改。仓廪实,则礼乐兴。当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物质富裕起来的浙江人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精神需求: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保持全国前列,而包括音乐等在内的浙江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视觉艺术强,听觉艺术弱”的不平衡发展现状等迫切需要破题。 ——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攀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求,提高文艺院团生产力,创新表达全省56种地方戏曲,需要产学研协作培育大量后继人才。 ——乡村种文化、城市广场舞、综艺好声音等娱乐流行,唤醒了现代人的耳朵。人们走出家门,去学钢琴学唱歌学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但当他们进而对民乐、小提琴、作曲有了兴趣,却发现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 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期待:浙江需要一所高水平的音乐院校!只有这样,才能与浙江人民日益提高、日益丰富的文化、艺术发展需求相适应。 百年音乐梦,在浙江人的每一个音符下笔时、每一次手指落琴时、每一首歌声响起时,一次次,一遍遍,一阵阵,在心底翻腾奔涌,在喉中呼之欲出! 1998年,一个重要的浙江文化名人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建一所浙江音乐学院”破啼发出第一声。1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5400万浙江人民而言,期盼已久的音乐梦想快要实现了! 追梦:全省总动员,最强“梦之队”为音乐奋勇争先 一张蓝图,绘就到底。 千禧之年,浙江音乐学院的筹建列入《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由此埋下梦想的种子。 梦想的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均将浙江音乐学院列入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计划。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擘画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就包括“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部署,强调持续加大文化投入,加快推进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 2005年7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入手,增强文化软实力,重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争取使浙江成为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全国领先的文化大省。 …… 这些,都为浙江音乐学院的诞生培植了良好的土壤。 一任接着一任干。经过多年调研筹划,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和“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中,这粒音乐种子“破土”了——2012年,省委、省政府正式决定建设浙江音乐学院,列入“浙江省重大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项目”。 2014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浙江音乐学院。 几年间,寒来暑往。省委书记夏宝龙前后12次来到筹建现场检查指导: 2012年12月26日,学院正式动工兴建,他在现场致辞,“建立浙江音乐学院,是浙江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个梦想。” 2013年10月22日,在正在施工的舞蹈学院现场,他一再叮嘱,“努力把浙江音乐学院打造成充满艺术和人文气息、充满流动音符和美妙旋律的国内一流音乐艺术人才摇篮。” 2014年6月27日,当建筑雏形初现,他强调,“全校上下做好‘盖大楼,引大师,出大家’3篇文章,为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寄予厚望且尊重艺术。几年里,他多地勘察,最终和大家一起选址象山;当建筑造型的乐感不够,他现场画出竖琴草图,与设计人员交流探讨;当他得知国内一流音乐院校在校生多在3000人以内,他建议控制招生规模,原因是“音乐是一种艺术,不能批量生产,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浙江音乐学院要将“成名成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上任不久就前往建设工地调研指导。2013年初,他在省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图书馆新馆等项目建设”。随着学院建设的推进,他在2015年初的省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再次指出:要“建成浙江音乐学院”。他还审定工程概算,多次听取学院建设的汇报,并作出专门批示。 李岚清同志一直关心学院建设,还提笔为学院写校歌、写校训,让参与筹建的同志倍受鼓舞。 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经常到现场指导协调,还三赴上海邀请上海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孟东担任浙江音乐学院(筹)院长一职。 几年间,面对困难,各级各部门群策群力,协同共进。 省文化厅加强统筹、协调、服务、管理,保障了学院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审计厅等从立项审批到经费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主动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省教育厅优化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撤销9所本科院校的14个音乐表演类专业点,为浙江音乐学院(筹)腾出办学空间;杭州市无偿行政划拨602亩土地,将有着30年音乐教育历史的杭师大音乐学院成建制划转浙江音乐学院(筹),筹建办学两不误;西湖区主动领命拆迁动员,协助驾校搬迁,村委会改址…… 值得称道的是,在我省建筑史上,这个筹建团队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支“梦之队”: 杭州市成立“推进浙江音乐学院工程建设指挥部”,集结市区两级20多个部门骨干力量,全程负责项目代建。“绿城设计”组建公司成立以来最庞大的130余人设计团队,他们放弃春节休假,以“音院山居”的设计理念在与30多家国内一流设计公司公开竞赛中拔得头筹。在项目主创朱培栋的想象里,以邻旁世界级建筑奖作品中国美院南山校区为参照系,争取使浙江音乐学院能与之媲美。省建工集团派出最强项目班组,他们曾获全国劳模称号,最能啃“硬骨头”,白天抢着干,晚上挑灯干,雨天巧着干,双休加班干,科学调度合理干…… 浙江音乐学院(筹)党委书记褚子育在忙碌中憧憬着未来,“建成音乐学院,必将促进浙江人民音乐素养的提升,推动浙江音乐事业的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着全省人民的百年音乐梦,这群脚踏实地的浙江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百舸争流奋勇争先! 圆梦:事必尽善,匠心打造一流音乐艺术殿堂 好一座音乐博物馆!好一个默言良师! 如此惊叹用来形容即将竣工的浙江音乐学院(筹),一点儿都不为过。走在校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驻留着文化,镌刻着精神,令学院赏心悦目、适宜学习。 从地图上看,整个校园依山傍江,状似一只蝴蝶,寓意“化蛹为蝶”。一条乐章大道,宛若五线谱,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校园。16幢教学楼、校舍及办公楼好似音符,灵动跃然于乐谱间。 校园里,每一幢建筑都代表着一种乐器。体育馆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图书馆像一架三角钢琴;戏剧楼的玻璃立面就像编钟,或琴弦;钟楼则像一把竖琴,高12.26丈,数字是开工纪念日,亦是梦想的高度。轻轻推开一扇门,门把手自动发出动听的交响乐,200多首乐曲随机播放,据说这个校园有1000多个门把手都能这般“唱歌”…… 在校园的正中间,400米的体育场下沉1.5米,可以健身,也可以举办演出;气势恢宏的大剧院舞台,能升降能旋转,可容纳1150人同时观演;电影厅里,有着杭州市第3块IMAX放映屏。指挥部工程部部长邬平福告诉我们,今后,这些文化设施将全部向社会公众开放。 602亩的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像一位位默言良师,时时处处诉说着“事必尽善”的校训,讲述着一所新院校向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至高理想。 一群为音乐理想奉献终身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正在等待开学。浙江音乐学院(筹)院长徐孟东告诉我们,通过招聘一批、引进一批、整合一批、共享一批,全校283名专职教师已组建到位,副高以上职称占33.9%,研究生学历者近八成,“双师型”教师达42.4%。接下来,他们将分门别类地接受严格的教育培训。 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大师级音乐家将走进浙江人的生活。如大提琴界“华人三杰”之一的秦立巍,被英国媒体盛赞“弹奏风格简直像一块水晶玻璃”的钢琴家沈文裕,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等…… 浙江音乐学院(筹)新学期首批将重点建设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3个一级学科。新学期首批设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等6个专业,以及作曲、音乐学、音乐教育、指挥、钢琴、声乐歌剧、管弦、国乐、流行音乐、舞蹈、戏剧、音乐工程等12个学系和基础部。 同时,作为国内首本《专业音乐教育本科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徐孟东表示,将加强课程建设,在小提琴、管弦乐课程里,参照国际教学水平,仅每次一对一的单独授课学时就规定了至少两小时。“慢工,细活,才能磨出名家”,他这样认为。 在学院“十三五”规划中,一个新愿景这样被表述,“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左右,专业数达14个左右,并力争在音乐学理论、作曲、演奏、合唱、越剧等专业有所突破,率先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以本科教育为主,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及其他办学形式。” 18年,6000个日日夜夜,激情点燃梦想。一切准备有条不紊,一切待命静候佳音。 在浙江音乐学院(筹)主要领导的设想里,如果通过全国高校设置评委会评议,11月份,学校将会举办一场音乐会,是揭牌典礼,是落成典礼,亦是开学典礼。有庆祝,有感恩,亦有展望,歌以言志自风雅。 整整一百年,岁月如同一阕长歌,在浙江大地上,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高亢雄浑——曾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学堂乐歌唱出过民族救亡梦;如今,“两美”浙江奋发有为,文化强省波澜壮阔,“律己涵容,事必尽善”,现代音乐奏响了浙江人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