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专业的20名男生成了各类演出中的“香饽饽”。他们转战南北,不仅参加今年北京电视台等春晚演出,而且在刚开幕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上,领舞气势磅礴的群舞《钱江潮》,以充满力量的舞姿吸引了杭城观众的眼球。这两天,他们又在为参赛大艺展舞蹈专场展演而忙碌。
2月8日至10日,为期3天的大艺展舞蹈专场可谓精品叠出、佳作云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学子纷纷前来参赛,题材各异、风格鲜明的舞蹈节目来自全国四面八方。《舞动青春》、《启航》将莘莘学子在大学园地中的执着追求和青春理想化为舞台上的精彩画面;《战旗·刘老庄》将抗战时期的事件浓缩成舞蹈剪影,刻画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小城雨巷》让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怀着丁香愁结的灵秀江南女子跃然眼前;根据社会真实事件改编的《生命之链》,生动再现了那场舍生忘死、惊心动魄的生死援救;新疆艺术学院的《晨曦中的玫瑰》、西藏大学的《扎西热巴》和北方民族大学的《星月璀璨》、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长白瀑布》,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深深吸引了观者目光。2月10日,作为浙江高校参赛队之一,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参赛队演绎了充满阳刚之气的舞蹈《男儿》,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灯光亮起,只见20个挺拔的青春身影矗立在舞台上,带来了江南柔美之外的铮铮铁骨。翻滚、腾越、旋转、托举……他们通过一招一式、一举一动,舞出了男儿的伟岸如山,舞出了男子的顶天立地。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和震撼人心的舞台表现,令台下不时响起的掌声和呐喊。舞蹈《男儿》不单是对美的赞赏、对力的赞颂和对生的赞叹,更宛如一次对灵魂的洗礼。“这个舞蹈很有力量!”一位来自北方的张老师如此评价。“作品的表演形式新颖独特,学生的表现力和舞蹈技巧都很出色,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想不到,山温水软的江南,也有这样气势强大的舞蹈”,舞台一旁候场的几位参赛同学感慨道,“舞蹈《男儿》很有感染力,我们都被感动了!”
在舞蹈中,舞者更多是背对观众,把背部作为了主要的呈现手段,通过后背张力来展现作品内涵,这有别于我们平时感受到的以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为主要手段的舞蹈。 对此,年轻的表演者道出了自己的理解:“用背部表现的是肌肉的力量,虽然没有面部表情直接,但更有立体感。而且,男生的后背会给人一种硬朗的感觉,表现得好的话会让人觉得更有感染力。” “这个背脊,其实也就是男儿的脊梁与男子的担当。就像长城,那是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在这个舞蹈里,舞者的脊梁也被赋予了更象征、更宽泛的寓意。”曾应邀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编导,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编导教研室主任的《男儿》创作者包峥剡如此阐释。“浙江男子舞蹈大多比较潇洒优美,《男儿》则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样的印象。我创作这个舞蹈的初衷,就是希望让大家看到浙江不仅有细腻的婉约之美,更有广博的阳刚之美。” 包峥剡介绍,从最初的构思到现在的参赛,他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反复推敲,数次修改。“舞蹈的表情在全身,肌肉也是有感情的,所以不管是用背部来表现舞蹈还是用正面来表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或许,这也是一种创作特色吧。”
这些少年舞者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与努力。孙志斌等同学告诉记者,舞蹈训练中,磕磕碰碰很寻常,“带伤带病是常有的事,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次比赛,不少同学就是带着旧伤上阵的。” “虽然学习舞蹈的过程很辛苦,不过,对我们20个人来说,舞蹈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我们热爱舞蹈,热爱这片属于我们的舞蹈天地!”领舞的沈徐斌同学,由于在舞蹈中的出色表现,还赢得了一些艺术团体“伯乐”的青睐。赛前,沈徐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艺展是高级别的全国赛事,参赛过程中的压力还是有的。现在,我不想别的,就想保持最好状态,发挥出正常水平。当然,也希望能在比赛中争取再有突破。”
当晚的比赛,党委书记林国荣等学院领导到现场观看。担任大艺展展演部部长的党委副书记黄杭娟一直在现场忙碌,对于整台比赛节目给予好评。林国荣表示,很自豪能有机会参加这样高水准的全国性比赛,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院舞蹈专业的教学、创作和同学们的舞蹈水平。大艺展舞蹈专场的整体水准都很好。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创作作品。不仅原创节目多,而且不少院校在创作这块很有思想高度,从创作观念到表达手法都呈现出高品位和高水准。“而且,这些参赛队来自全国各所院校,他们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融入了舞蹈元素,从而令这些舞蹈作品更为出彩。”
|